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以展促贸 服务贸易发展按下“快捷键”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毛文 2017-04-20 14:15:54

商务部会同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共同制定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于近日发布。《规划》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奋斗目标,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境内、境外布局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完善发展体制、优化行业结构、壮大市场主体、培植创新动力、扩大开放合作、健全监管体系六大任务。

重点培育通信、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研发设计、知识产权、节能、检验检测认证、环境、会展等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并在商务服务的展览服务发展中对展览业管理体制、促进机制和保障措施提出明确要求。 

首先,会展就是服务,发展会展产业就是发展服务贸易。会展业隶属于现代服务业,国际会展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和有机构成。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定义,服务贸易除了物化服务的服务商品进出口和商业存在提供的服务以外,还包括服务提供者在境内为境外服务接受者提供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跨境为当地服务接受者提供的服务。国际会展活动的举办带动了商品、物资、人员、资金和信息的跨国流动,这些商品、物资、人员、资金和信息的跨国流动,以及为这些流动提供的服务本身就是国际服务贸易。展会丰富了服务贸易的内容,增加了服务贸易的总量,进而为服务贸易的总体规模扩大作出了贡献。

其次,会展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平台,可以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扩大。展会从最初的集市开始就是“市场”有形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商品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营销理念中,展会促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重要的贸易促进方式之一。展会的举办扩大了商品、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规模,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作为成熟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直接结果,会展通过活动的策划、营销和组织以及各类会展服务的提供,带动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的跨国家、跨区域、跨业主流动,促进了贸易的扩大。展会促成的商品交易和生产要素跨国移动在国际贸易成交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接为国际贸易,包括服务贸易的扩大作出了贡献。 

再次,会展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平台,可以推动服务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平台,传播新理念,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促进交易和合作是会展活动最基本的功能。会展作为平台和桥梁,紧密联系着供给和需求两端,一头系着生产,一头牵着市场,通过会展活动的组织,将产品、服务、技术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递给生产者;通过会展活动的安排,将产品、服务发展信息和技术进步信息传导给业内同行,促进产业合作与进步。会展平台通过最新技术、最新产品、最新服务的展示和最新思想、理念、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国家、跨区域、跨业主转移与重新组合配置,促进新思想、新技术的推广普及,促进优势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带来强大的技术示范和技术学习效应,推动产业进步和产品、服务升级,提高了要素生产效率。会展活动的举办还促进了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增强了服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了服务产业的发展,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产业基础。 

最后,会展是服务贸易促进的平台,是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会展可以整体宣传“中国服务”,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品牌和企业形象;宣传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宣传服务贸易成就,拓宽服务贸易领域,扩大服务贸易范围,争取和赢得更多服务贸易对象。所以,要“积极培育服务贸易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以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为龙头、以各类专业性展会论坛为支撑的服务贸易会展格局,鼓励其他投资贸易类展会增设服务贸易展区。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加国际知名服务贸易展览展示活动,在境外重要展览会上增设服务贸易展区。支持在境外举办服务贸易综合类展会和专业性展会”。要“不断提升丝绸之路旅游节、国际旅游博览会、大型体育赛事等旅游节庆、会展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不断创新会展体制、机制、模式和方法,开创更多,更好的服务贸易促进活动,形成服务贸易会展平台促进体系。会展曾经为我国对外商品贸易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境外展会的参加和举办,对宣传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打破经济封锁、争取贸易伙伴、扩大贸易关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创办更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会展产业的发展,在服务贸易的发展进程中,会展一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