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学习十九大报告 点睛开放新格局

来源:中国贸易报-中国贸易新闻网 作者:张凡 刘国民 2017-10-24 09:40:20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在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方面亮眼论述很多,从“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到“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从“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都为今后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报特邀外贸专家和企业家解读十九大报告,共话外贸发展新格局。

主持人:

《中国贸易报》记者 张凡 刘国民

嘉宾: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赵萍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沈骥如

天津聚龙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 孙卫军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主持人:今年中国经济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前三季度同比增6.9%。在您看来,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赵萍: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在30%以上,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依然是在经济增速第一梯队,是世界经济的领跑者。

孙卫军:聚龙集团是中国“走出去”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我在工作中就深切感受到,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以自身的发展解决了自己经济的问题,这是对世界经济的首要贡献。第二,党的十八以来,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地区共同实现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第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世界格局开始变化,“欧亚非经济体”正在酝酿和形成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在“一带一路”沿线率先形成。

宋清辉:世界经济由弱势复苏到复苏,中国是主要贡献者。五年来,中国不但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而且还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如北京APEC、杭州G20、达沃斯论坛、厦门金砖会晤等,中国理念及其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在其中扮演了从积极融入到参与引领的角色。

主持人:我们在媒体上随时可以看到看好中国经济的报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迄今最受欢迎、前景最好的国际公共产品。正如中共十九大代表、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所说,我国工商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实现了由“买票看戏”到“登台唱戏”和发挥主角作用的历史性转变,增强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各国工商界也越来越认识到,世界经济越来越倚重中国,中国已经处在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心位置,将在多边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及原创作者/记者,违者必究。如遇其他版权问题,请联系:010-84541822

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您认为这释放出了什么样的信号?您目前了解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有哪些?在您看来,它们的内生动力是什么?

赵萍:报告的这段表述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对外贸易发展空间会更大,有更大发展机会;二是外贸由原来的“大进大出”转变为现在的“优进优出”,附加值提高;在外贸新业态方面,主要有跨境电子商务和市场采购贸易,以后还会产生更多新业态。外贸新业态是新生事物,生命力强,有利于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我们现在创造出了相对宽松的创新氛围,但它们与原有的监管手段会有冲突,外贸新业态未必能适应。对此,政府要做好“放管服”工作,根据市场需要,政策要与时俱进。

沈骥如:国际贸易、国内贸易都出现了一些新业态、新形式。最典型的就是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采购、付款。比如,美国农民可以把产品卖到中国,加快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规模可大可小,付款也比较方便,有利于贸易增长。

主持人:现在的跨境电商发展迅速,2012年它在外贸总额的占比不到10%,等到了2016年,就已经占外贸总额的1/4。阿里研究院资深专家欧阳澄就说过,预计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将会占到外贸总额的40%以上。现在,阿里巴巴把自己称为“经济体”,这个“经济体”是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既有电子商务基础平台,也有物流、仓储、支付、数字营销、外贸综合服务等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型企业,还有进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我听过一种说法,未来可能不会再谈“Made in China”,而是“Made in internet”。

宋清辉: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这向外界释放出了中国推进建设贸易强国的积极信号。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外贸发展新动能,成效显著。它们的内生动力源自“创新驱动”,这也是破解外贸发展难题的钥匙。

主持人:的确 ,报告明确提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在您的眼中,贸易强国是怎样的?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又有哪些可行之策?

赵萍:我认为推进外贸强国建设的努力方向应该是:一是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提高中国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二是外贸强国强在话语权,中国是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可以此为基础在国际贸易规则制订中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把中国的经验分享给各国。

沈骥如:我国以前在国际分工链中处于低端,以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今,中国不仅需要扩大贸易量,同时也需要提高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比如加强成套设备、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出口,这类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也很高。这样一来,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就提升了,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比如像衬衣这样的产品,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也能生产,但如果是高铁,能生产的国家就不多,客户只能找中国厂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飞机,全世界都在买波音、空客。另外比较高端的还有船舶,比如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只有3-4个国家能制造,包括美国、韩国、中国等。这样的产品价值增值大,遇到风险时也能应对。而就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其本身利润就微薄,如果再遭遇汇率等风险,利润就被侵蚀了。我认为,中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来建设贸易强国:一是中国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强,通过创新掌握别国没有的技术;二是在全球积极倡导经济全球化下的全球多边主义,不搞贸易保护,做出表率,联合更多国家维护多边贸易秩序,从制度上保障国际贸易顺利进行。

孙卫军:建设贸易强国不仅需要看数量,还要看质量,还需要构建贸易秩序、治理,以及在全球的影响。我认为,贸易强国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我国的国际贸易总量占比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第二,国际贸易主体多样化,大中小型企业、贸易组织、行业协会都参与,需要企业以产业链、行业联盟等方式参与国际贸易,使得贸易主体组织化,并形成相互带动、相互关联的格局。第三,我们应当具有国家贸易的话语权与标准的制订权。第四,形成类似美国CBOT、纽交所这样强大的交易市场。第五,在流通领域,我们要有较强的影响力。以粮油产业为例,就体现在:粮源有保障,对粮道有重大影响,在价格方面有话语权。在我看来,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是:首先是国家的顶层设计,没有国家层面的组织协调,这个任务很难完成;其次是类似于贸促会这样的国际贸易促进机构要对企业加强组织和引导,国家也需要给贸促会这样的机构更多的授权,进一步支持它们的发展和壮大。再次,培养一批国际贸易的龙头企业、标准企业和示范企业,给国际企业订立具体的KPI,通过评比的方式,引导企业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当然,其中也包括大型企业,包括具体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最后,大力支持境内外经济合作区的建设,让国际贸易企业有地方可去,有组织可靠,有规则可依。

宋清辉:从2013年开始,我国就成为了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简言之,贸易强国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在国际贸易交易当中具有主导权和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产品。我认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是要充分挖掘消费增长潜力、改善投资环境及公共服务、拓展全方位经贸关系等。总体来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发展多双边经贸关系、大力推进贸易专项工程是当下可行之策。


自贸区试点: 改革不停,开放不止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自贸区。目前,自贸区改革试点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报告还提到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它能给中国以及世界经济提供哪些想象空间?

赵萍:我国自贸区的先行先试,使外贸制度创新产生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外贸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自贸区要探索规则创新,包括货贸创新、服贸创新,其中服贸创新空间更大。另外还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负面清单改革,对外商来华投资产生更大吸引力。自贸区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是推进贸易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在检验检疫领域也可尝试推进负面清单制度。报告中提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上海、舟山提出要建设自由贸易港,福建平潭提出要建设自由岛。可以说,这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也是在对外贸易领域的重大创新。

沈骥如:我国自贸区改革试点既打开了中国对外贸易市场,也为世界各国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孙卫军:我们公司就设立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内,自贸区给予了企业不少的支持,我们本身就是受益者。我认为,目前自贸区改革试点除了期待国家给更多的政策自主权之外,还可以探索把国内自贸区的经验复制到境外的经济合作区。我们知道,境外经济合作区的模式参照的是国内开发区的模式,我们未来可否在境外经济合作区建设方面,与所在国政府共同探索,按自贸区的模式来建设?国内自贸区深度开发,境外经济合作区探索试点,让我国的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在世界布局,形成内外联动的模式,更好地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主持人:孙总的想法十分新颖,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按自贸区的模式去建设境外经济合作区,可以从“一带一路”沿线开始,这不仅是中国自贸区的海外布局,也是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分享中国经验。据我所知,上海达之路集团在吉布提建设的吉布提特区就和当地政府谈妥了。用达之路集团董事长何烈辉的话说,特区由公司管理并主导经济发展,是优于自贸区和合作区的运营模式。

宋清辉:自贸区改革不能停顿、开放更不能止步,仍需要在制度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以及在自贸协定、引渡协议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推动中国经济、贸易等各个领域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实行更深层次的开放和更大程度的自由化,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中国的“一带一路”,世界的“一带一路”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基础上,报告也提到了,要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对外开放方面,有哪些着力点,有哪些可行之策?“一带一路”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赵萍:我国三十多年的对外开放进程是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在东部已经发展起来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发展当以建设自贸区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契机,解决中国对外开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形成以先开放地区带动后开放地区的格局。利用面向“一带一路”的机遇,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处于新起点。东部地区的最大优势是沿海,而现在内陆地区的优势是公路与铁路网发达,将东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紧密相连。另外,一些支线航班的开通,使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贸、人文交流更加便利,由此可实现陆海联动、多式联运。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外贸易方面,一些沿海地区海关与内陆海关建立了紧密联系,使得货物通关更容易。

沈骥如:总体来说,“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开放更加全面,使中西部地区等过去与外界交往少的地区得到开放发展新机会。过去是沿海开放,向东面向美日韩,现在有了“一带一路”,就面向中亚、俄罗斯、中东欧开放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是辐射到了中东和非洲。例如,中欧班列到今年就已累计开行5000余列,中巴经济走廊、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打通了中国通往印度洋的贸易通道等等。这改变了以往只向东开放的格局,东西部都发展,意味着国内经济格局也在变化,对外开放向东、向西、向南都得到拓展。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概念也不断延展,过去还是只是绕马六甲海峡,现在延伸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连拉美也在“一带一路”概念下。再加上目前国内供给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使中国经济有了后劲和活力,只有中国经济完成转型升级,对外贸易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孙卫军: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连接时代,比如“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革命4.0”就可以进行很好的对接,“一带一路”也与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计划进行对接,等等。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 “一带一路”不仅能解决我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将让沿线国家、地区分享中国方案,搭上发展的快车,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繁荣。

宋清辉:在对外开放方面,进一步拓展开放通道、壮大开放主体及优化开放环境,不但是三大最重要的着力点,同时也是当下的可行之策。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利于同沿线各国一道勾画开放发展的新愿景,也有利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及扩大对外开放。

主持人:目前世界上出现逆全球化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可以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世界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被学者们称为新型全球化的抓手。“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责任编辑:苏旭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