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中国连续第三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中德传统与新兴领域合作均有亮点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东洋 2019-02-26 09:49:25

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连续第三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为1993亿欧元。其中,德国从中国进口总额为1062亿欧元;德国向中国出口总额为931亿欧元。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也是德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受访专家均表示,中德贸易的欣欣向荣来源于中德两国处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合作上有较强的互补性。

“在传统领域,中德有着广泛的合作共赢空间。”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战略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叶继涛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在化工产业、设备和机械制造、汽车产业、光学产业、医学仪器产业、环保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在这些领域,中国市场需求量大,双方相互投资与贸易潜力深远。

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中德已开展了深入合作。去年,华晨集团和宝马集团、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和博世、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政府等达成了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并签约。例如,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签署了一份长期框架性协议,华晨宝马将继续扩大投资和生产,2019年,华晨宝马的整车产能将达到52万辆。到2020年,BMW品牌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BMW iX3将在沈阳投产,这款产品将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将出口到全球市场。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德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是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整合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融合彼此专长,共同深耕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伴随中国进一步开放汽车领域市场准入,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将更为广阔。尤其在智能驾驶领域,中国智能驾驶虽然发展势头较好,但产业基础薄弱,如果能够和汽车产业基础雄厚的德国合作,将对促进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加速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于德国企业而言,尽早进入中国自动驾驶汽车网络,将在后期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有利地位。

“在新兴领域,中德也有较强的政策支持优势。”叶继涛称,中德均对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予重点支持,且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另外,德国的制造业、科研人才质量高,中国的人才数量多。有鉴于此,未来,两国在制造领域升级、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服务、人才培养、大学科研机构交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目前,已有8000多家德企在华落户。《德国在华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2018/19》显示,大部分在华德企对2018年经营现状感到满意,大约50%的受访德企对其在华主营市场领域的增长潜力表示满意,但对2019年预期持观望态度。尽管如此,中国对大多数德企来说仍然是充满商机的重要市场。

在中德合作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企对德国投资力度逐渐加大,中德科技园也日渐成为中企投资德国的窗口。据了解,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沈阳中德装备园、天津北辰及国内部分大型开发区和企业已入驻中德科技园,园区以立体化合作模式为企业、商会、开发区、高校和政府等机构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中德合作不应局限于基础设施,还可以加强共同研发,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合作。中德高科技产业园就是很好的例子。”SAP全球高级副总裁柯曼表示。德国研发创新能力强,产业集群布局合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据毕马威《商业目的地——德国2018》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的研发环境获得外资企业的高度评价,64%的受访企业认为德国的研发环境名列欧洲前五名。美国、日本、中国三国58%的受访企业表示,未来三年每年将投入至少1000万欧元支持在德国的研发活动。

此外,叶继涛表示,德国的新兴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转化孵化等领域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较大。但中企投资德国时也需注重合规性和文化的差异性,遵守当地的法律和风俗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经贸形势的走向也影响到2019年的中德合作,特别是英国脱欧将对中德合作产生一定影响。山东一家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假设英国无协议脱欧,企业出口或进口自英国的商品将不再享有与欧盟成员国同等待遇,商品进出口的手续也将变得更为繁琐。公司很可能减少从英国进口零件数量,转而从德国或者欧盟其他国家进口。叶继涛则认为,英国无协议脱欧,总体上对中德合作的直接影响不大。中德双方需加强相互投资、贸易,促进欧元与人民币的汇率稳定。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