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打造我国自贸区建设精彩样本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李晓玲 2020-02-25 10:14:56

  聚焦改革攻坚,着力先行先试,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运营近五年来,开发开放成果丰硕,各项改革任务高效完成,改革进程居国内自贸试验区前列,成为我国自贸区建设精彩样本。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前海管理局局长田夫表示,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全力推动落实国家战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了新时代制度创新高地和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窗口建设提质提速,逐步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深度融合、有效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国特色自贸区发展龙头。

  加速形成制度创新策源地和高地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15年4月27日挂牌成立,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部分。片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有前海金融商务区、深圳西部港区和蛇口商务区三个功能区,承担着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打造国际性枢纽港的重任。

  制度创新素来是自贸区的核心任务。2019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02项,累计达505项,分别在全国、广东省和深圳市复制推广50项、69项和122项,制度创新总指数在全国自贸片区中排名第一。随着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显著增强,片区的改革开放能级得以持续提升,制度创新策源地加速形成。中山大学评估显示,前海片区的制度创新指数综合得分已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制度创新带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为我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作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作用初步显现。据统计,2019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新增注册企业1万多家,累计注册企业达16.26万家;新增注册资本1760.99亿元,累计达9.48万亿元;实现注册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贡献税收增长18.8%;实际利用外资44.84亿美元,增长14.3%,占深圳市的55.6%。在外贸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进出口总值及同比增速均位列全国保税港区第一名,持续巩固了高质量发展态势。

  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长何子军说,短短几年,前海片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非常快,这得益于前海的制度创新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前海作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窗口,其释放出的活力和示范效应,吸引了国内外的优质资源在前海集聚,为前海的经济带来了新活力。

  如今的前海片区,城市新中心画卷正加快展现,2019年前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累计实现200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其中建成并交付使用164栋,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世界一流湾区名城已现轮廓。前海也实现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向城市功能塑造转变,从自贸新城建设向城市新中心建设转变,从高速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三个转变。

  先行先试推动深港融合新发展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功能定位是借助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优势与经验,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作用,整合深港两地资源,集聚全球高端要素,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专业服务、港口服务、航运服务和其他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推进深港经济融合发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牢牢把握“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总定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组织实施利港惠港的“万千百十”工程和深港合作专项行动计划,深港合作持续深入,目前已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8宗、面积37.26公顷,占到经营性土地出让的45.9%。在前海片区设立的深港创新城、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深港基金小镇等重大平台,汇丰、恒生、港交所、东亚等一大批知名港企形成集聚发展态势,推动了粤港澳深度融合,大湾区合作发展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作为深港合作桥头堡的功能也更加凸显。2019年前海片区新增港资企业1336家,新增注册资本880亿元,实际利用港资39.49亿美元,占比88.1%,港企作为片区经济支柱的作用日益显现。截至2019年末,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入驻港资企业11982家,约占深圳市港资企业总量的1/3,注册资本12959.70亿元。片区实际利用港资172.80亿美元。港资企业已经成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业已成为粤港澳合作最紧密最成功的区域之一。其中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专为粤港澳台青年拓宽发展路径打造的创业平台,是香港青年内地发展的“第一站”。2019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新增孵化创业团队61家,累计达399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98家,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5亿元。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表示,今年深圳将加强与港澳等湾区城市的紧密合作,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抓手,以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在扩大专业资质认定范围、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等方面推出更多便利措施,致力于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为引领,借鉴自由贸易港政策,助推规则、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深圳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金融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1月2日,今年的首个工作日,前海片区就传出重大利好:FT账户(即自由贸易账户)在前海正式落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的境内外机构和个人均可以办理FT账户相关业务。

  FT账户是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具有账户管理成本低、结售汇适用离岸汇率、资金出入境便利、易于总体风险控制等多项优势,是与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相适应的重大金融基础设施。依托FT账户,前海企业即可以综合运用境内外两个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在账户管理、汇兑、融资等方面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意味着前海能在更高平台参与国际竞争。

  注册在前海片区的微众银行是我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家银行走完了传统银行10年的路程,成功开门营业并推出首款产品微粒贷。目前微众银行客户超10万,业务量达8亿元。

  金融创新,是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19年上半年,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入驻的金融企业新增7389家,除传统金融业务外,大量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要素交易市场等新兴金融业态竞相出现。

  金融创新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第一家总部设在前海的金融机构,前海人寿在过去3年半的时间里,业务规模飞速发展,遍布广东、上海、江苏、四川4个省市,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保险企业之一。

  2019年7月,深圳市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协会。据介绍,目前在深注册登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约占全国1/3。前海蛇口管委会保税港区管理处处长刘晓表示,跨界金融、科技金融、新金融,是前海金融创新的主要方向。截至2019年6月底,前海跨境贷备案金额超过1000亿元,实际提款金额近300亿元;前海注册互联网金融企业超过1200家,占深圳市90%以上;赴港发债取得突破,首次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10亿元,获得12倍超额认购,市场反响热烈。

  打造全国最佳营商环境

  1月1日是新“外商投资法”和“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日,领展物流(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小神龙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收到了深圳商事登记平台的短信通知,成为新法实施后全国首批领取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的前海企业。

  据了解,领展物流(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资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现代物流和海陆空运输业务。深圳小神龙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澳资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体育运动项目经营、体育场馆管理和体育经纪业务等业务。两家企业均落户深圳前海片区。其中,领展物流(深圳)有限公司还是借助前海片区推出的“深港通注册易”渠道,在香港提交设立登记材料的。

  近年来,在外商投资领域,前海片区陆续推出了多项投资便利化改革措施,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佳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事登记与商务备案的外商投资“一口受理”;在全国率先推出“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服务,实现前海港澳资企业注册零跑动;推出前海企业政策精准服务平台——“e企惠”,汇集了国家、省、市、前海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306项、人才扶持政策44项和区内房源项目15个,覆盖片区企业16万余家。

  通过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作为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作用初步显现。亮丽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前海片区深入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据了解,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还打造了“一带一路”混业法律服务新模式,首创跨境公证法律服务,实现了港澳居民在前海工作免办就业证,港澳居民在前海缴存住房公积金,推动10多类香港专业人士在前海直接执业,将137家香港工程企业纳入前海专业机构名册,160多位香港建筑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打通了深港人才双向流动通道。

  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范福春认为,前海片区的高效发展,得益于高度重视营商环境,这对企业集聚、活力释放和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越来越大,自贸区星罗棋布。他建议,前海应紧扣现代服务业和自贸区两个主要目标,找准制约营商环境改善的短板,下力气解决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使前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最好的自贸区。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