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各方精准施策 外企在华投资信心不减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东洋 2020-03-19 09:03:02

近日,中国贸促会围绕外资企业产业链问题对部分在华外资商协会和百余家外资企业开展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企业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认为在华产业链韧性较强,中国制造业的整体优势仍在,愿意继续保持对华投资规模。

精准施策 助力外企复工复产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贸促会始终保持与在华外资商协会、企业的沟通联系,了解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和意见建议,积极向外方介绍中国贸促会应对疫情的相关举措和服务,全力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目前,中国贸促会已积极反映美欧日等商协会和外资企业的有关疫情、产业链、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及诉求,部分外企实际困难已得到有效解决。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新近推出的政策给予外企复工复产强大支持。商务部陆续发布《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外资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推动商务领域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等多份政策性文件。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帮扶外资项目和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细则、手册并提供服务等,为外企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贸促会积极为在华外资企业提供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的政策解读、在线培训、业务宣传、咨询解答、免费出证等服务。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服务外资企业机制,根据外资企业的实际需求,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增强外商长期投资中国的信心,扎实做好稳外资相关工作,为持续优化我国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据悉,在中国贸促会积极推动下,美国星巴克咖啡公司努力扩大在华投资,3月13日在江苏昆山举行了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贺信表示,多年来,星巴克公司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作出了贡献,分享了机遇,实现了互利共赢。“咖啡创新产业园”作为生产性战略投资项目,对标国际最新标准、实现绿色生产,有利于创新现代化产业链和供应链。

“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则是我们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投资。”星巴克咖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表示,“此举再次彰显了我们对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决心。”

据了解,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集咖啡烘焙与智能化仓储物流于一体,是星巴克今年在中国投资的首个产业项目,也是其在美国以外最大一笔、在亚太市场的首次生产性战略投资。该项目计划于2022年落成。

“尽管当前的疫情让我们面临暂时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决心从未动摇。”星巴克全球执行副总裁、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表示,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投资项目,将为星巴克在中国以及全球的咖啡全产业链勾画更为广阔的蓝图。

据当地媒体信息,星巴克还将在咖啡创新产业园建设生豆存贮仓库和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打造新型现代化供应链,使其成为星巴克在中国的配送网络核心。

疫情促发线上业务外企深耕在华市场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助力外企复工复产。”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战略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叶继涛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技术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一是帮助那些不具备在现场办公的外企员工在家办公,减少企业损失;二是对于因春节期间回到母国但现在无法返回我国的外企高管等外籍员工,运用远程办公、视频会议指导国内外企日常运作;三是外企通过中国政府的网上办事厅等大数据平台,办理项目审批、社保、复工申请等各类涉企事项,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记者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外企在华“云销售”比较火爆。惠氏营养品(中国)在全国同业中率先发起“惠氏口粮,顺丰到家”免费快递服务,今年2月,企业线上销售同比增长两倍以上。宜家中国区总裁安娜·库丽佳表示,尽管受疫情影响,眼下还有部分线下门店尚未恢复营业,但是依托数字化策略调整线下门店工作模式,实现线上渠道多元化,宜家仍能很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的需求。

叶继涛表示,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人工智能会在国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发展前景广阔。人工智能涉及到芯片元器件、整机设备、大数据、算法与控制软件等各环节,各国侧重人工智能领域不同,需通过国际贸易取长补短,实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应用。当前,中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国家层面出台了发展规划,各地也出台了不少扶持措施,外企可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贸易与投资活动。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