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无限量宽托市 美联储宽松政策难以奏效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高伟东 2020-03-25 09:09:14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多次出台货币宽松政策支撑经济,更史无前例地推出“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但美国股市连续下跌趋势依然难以遏制。只有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疫情扩散,美国才能重塑投资者信心,遏制股市下跌态势。

  当地时间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将继续购买“必要规模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支撑美国经济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支持市场平稳运行和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并将把机构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纳入购买范畴,不设额度上限,从而实际上采取了开放式量化宽松政策。

  同时,美联储还宣布了一系列新措施以支持信贷流动,目的是促使资金流向家庭和企业。这些措施包括建立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融资项目以加强雇主、消费者和企业的信贷流动,美国财政部将通过其外汇稳定基金对此提供300亿美元支持;设立两项流动性工具支持向大型企业发放信贷;建立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支持资金向消费者和企业流动。

  目前,美联储已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此前,美联储还宣布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并重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使用过的三大政策工具,即商业票据融资便利机制(CPFF)、初级交易商信贷安排(PDCF)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

  尽管美联储推出上述系列措施“救市”,但美国股市并不“买账”,美股在本月8个交易日内四次触发熔断机制后,仍然跌跌不休。3月23日,美股三大股指开盘仅十分钟左右,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普500指数跌幅便扩大到3%。截至当日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582.05点,跌幅3.04%,收报18591.93点;纳斯达克指数跌18.84点,跌幅0.27%,收报6860.67点;标普500指数跌67.52点,跌幅2.93%,收报2237.4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普500指数较今年2月份历史高位皆下跌超过30%,双双创下3年来新低,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二者的涨幅已全部抹去,苹果公司市值亦跌破万亿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多次出台货币宽松政策支撑美国经济,“放水”操作不断,已用光常规性“武器”,更史无前例地推出“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大招,但为什么依然难以遏制美国股市连续下跌趋势?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退,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已无悬念,估值过高的美国股市已失去支撑。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3月23日发表声明称,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变得暗淡,造成的经济衰退至少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相近甚至更严重,但IMF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会走出阴霾逐步恢复。

  其次,美联储系列货币政策若无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将难以奏效,特朗普政府超过2万亿美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财政刺激法案在美国国会处于“难产”阶段。3月23日上午,美国国会参议院两党关于财政刺激法案一度传出达成“协议”的消息,美三大股指曾短线上涨。但是,该法案在参议院投票受挫、惨遭民主党人“封杀”后,美三大股指跌幅则再次扩大。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放出“众议院民主党人将提出新的财政刺激计划”风声后,投资者担心美国在大选之年,两党围绕“财政刺激法案”的竞争加剧,使“2万亿美元财政刺激法案”一再“搁浅”。届时,市场信心将受到新的冲击。

  最后,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特别是纽约市加速蔓延的恐慌仍未阻断,人们普遍对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推出的抗疫措施信心不足。3月23日,前美国总统国土安全与反恐助理托马斯·博塞特警告说,美国在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排行榜上已遥遥领先,很有可能在接下来1周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3月23日23时(北京时间24日11时),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累计已达46332例,死亡610例。纽约市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3119例,死亡124例。纽约市市长白思豪称,纽约已成为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

  正如格奥尔基耶娃所言,“为了实现经济复苏,所有地方都应该优先考虑加强公共卫生系统管理,疫情对经济影响会十分严重,越快阻断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经济复苏就来得越快”。美国也不例外,只有采取有效措施阻断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美国才能重塑投资者信心,遏制美国股市连续下跌的态势。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