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会展新说|数字艺术展馆成撬动城市活力的隐形支点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宋晓东 2022-03-22 08:50:27

“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居斯塔夫·福楼拜在十九世纪如此展望艺术与科技的超链接形态。

毋庸置疑,处于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正从微观层面撬动一切,连带效应之一是数字时代的时空观与感知产生了变形。与此同时,广义的“数字文化”应运而生,其包含不同的艺术实践、形式构造以及美学观念等,涵盖了诸如赛博文化、信息社会、新媒体等相对具体的概念。无论是数字技术、数字时空,还是数字文化框架下的公共艺术,最终都要归于社会与文化历史进程中的艺术更新。

数字技术更新带来的变化,影响了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的形态。公共艺术所倚重的空间物理边界正变得越发弱化,“技术语言”在其中扮演了打破观众和艺术作品之间“安全距离”的重要角色,它构建了作品与观众之间新的交流方式,最鲜明的特质是连结性与互动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愿意接受通过互动和体验来感受艺术场景、思考艺术理念,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艺术的性质,艺术的先锋性与启发创新的效应不断增强。在智慧时代,数字和虚拟必然成为艺术馆应有的特征之一。那么,展馆应如何以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方式成为这个碎片化时代的超链接者呢?

数字艺术互动参与式特点使它极易成为公共艺术的重要一部分,并影响到城市居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展览时代是体验的时代,也是各种新媒体艺术展览、数字艺术类型展馆火爆的原因。

数字艺术展览吸引拍照、引爆流量,强调多重感官的“沉浸式”,成为新媒体艺术展一种特别的审美感受。当下,众多城市极力推广的沉浸式展览良莠不齐。当展览强调出片效果而忽略艺术作品本身内容思想的传递时,这样的速食类网红展偏离了艺术展的本质。当所有艺术展用此作为营销噱头,数字艺术展览也就沦为商业利益的“工具”。

为此,我们应该思考,作为一个影响城市品牌与形象的数字艺术展馆,要如何创作出更好的内容与具有层次感的体验?它不应该只是消费市场中的艺术快消品。

先锋艺术的在地性探索。如果说工业革命时代下城镇化的现代生活方式疏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的一种物理性关系,那么在信息时代,这些原生关系则被进一步击碎了。一座城市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应当创造出人与城市精神交流和沟通的原点,营造一个多元文化竞相发展、相互交融的环境,使城市拓展为独具特色的空间载体。而艺术现象也往往集中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世界上的艺术之都巴黎、纽约、伦敦,国内的北京、上海、香港等,无一不是艺术得以蓬勃生长的土壤,但对于先锋艺术尤其是新媒体数字艺术来说,何种类型的城市才是它扎根之地呢?

从新媒体艺术的本质来讲,其发展脱离不了数字技术革新,成熟的作品拥有其他艺术类型所不具备的科学底层逻辑、复杂的构成、庞大的运算、计算机系统和算法的更新,如同传统艺术对媒材的依赖,数字艺术对科技的依赖也可见一斑。这种特性一定程度上圈定了它的生存边界——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这类城市发达的高科技制造能力是新媒体艺术最好的土壤,它们独有的开放精神与先进新文化形态,使得其能够用艺术介入助力城市更新,以前瞻性的眼光、站在当代国际公共艺术发展的前沿,思考数字公共艺术塑造新的城市美学生活和文化的巨大可能性,这也将成为新兴科技型城市在后居住时代受到人们青睐的名片之一。

数字艺术展馆的运营之道。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和整合现有的资源来实现经济与艺术之间的转化,成为在地性先锋艺术生态发展的一大课题。与欧美相比,国内的新媒体艺术藏家基础较为薄弱,能够大量收藏作品的私人藏家更是凤毛麟角。在2021年《艺术新闻》(ARTNews)公布全球排名前200位的艺术品藏家中,华人藏家占据了34个席位。这些藏家的收藏虽然大多以现当代艺术品为主,但只有王兵、乔志兵和K11 掌门人郑志刚对新媒体领域有规模较大的集中关注。这也映射了数字艺术市场的薄弱,无论在价值认知、保存成本,还是在藏家基础、市场机制和价格等方面都处于弱势,这要求以数字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展馆的运营方必须拥有专业的运作策略和富集的艺术资源。

具有长期运营需求的数字艺术展馆需要整合当地文化界、艺术界、城市规划与设计界等共同参与,可以采用 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总承包的全生命周期模式来提高项目运营效率,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探索“线上引流+线下聚集”的运作模式。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超话、mars、小红书、抖音等媒体渠道统一发布品牌介绍、最新活动、展览等讯息,线下利用运营方自有资源,聚集新媒体艺术家、学术团队、艺术IP和技术平台等阵营形成先锋艺术矩阵。

笔者发现,展示馆行业在研究传统与现实的同时,也需关注未来学、控制论、赛博悖论、人工智能、奇点、量子力学等前沿话题,在跨学科的语境中探讨“技术语言”对“后人类社会”的影响,在展馆作为艺术载体的基础下尝试“数字空间”对城市边界的突破。未来,数字艺术展馆也许可以成为撬动城市活力的隐形支点。

(作者系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策划师)

本栏目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