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骊住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骊住水科技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陶江:

经贸会客厅 | 抓住参展商变为投资商的发展机遇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2022-11-08 10:05:08

骊住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骊住水科技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陶江

“2022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既是骊住新十年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连续三年登上进博会这一‘共创共享’的世界舞台,骊住深切感受到‘展品变商品’的‘中国速度’,抓住由‘参展商变投资商’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丰厚硕果。”骊住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骊住水科技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陶江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耕中国多年,骊住见证了中国日益繁荣的发展变化,也看到中国为打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取得的切实成果。

陶江表示,作为中国营商环境的受益者,骊住感受到了中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的厚植土壤与“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进博会连续五年的成功举办,也是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例证。今年,全球卫浴与家装产品制造商骊住集团携旗下美国美标、德国高仪、日本伊奈、骊住厨房四大品牌再度亮相进博会,展示自身创新厨卫家装解决方案。

中国是骊住全球发展的关键市场。近年来,骊住敏锐洞察并牢牢把握中国市场发展趋势。

“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出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背景下,‘责任消费’等消费理念崛起,也使消费者在购买家装产品时愈发关注产品的环保性。同时,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也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陶江表示,一直以来,骊住将绿色发展方式视作自身的重要责任,并主动承担这一责任,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今年骊住以“骊筑美好,创见永续未来”为主题,展示骊住共创可持续未来的决心。骊住于2019年提出“2050年环境愿景”,助力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中国家装行业绿色发展,协力营造更美好的宜居环境。

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改善生活环境和健康安全的需求急剧上升。对此,骊住专注大健康领域,为广大消费者筑建家居卫生安全壁垒。骊住利用品牌协作优势,构建出3“C”洁净标准,通过乐享净、水瓷超净、除菌净离子等前沿科技,以及感应技术和无接触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更舒适的整体洁净解决方案。

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展现出了广阔发展潜力与机遇。同时,中国的消费市场庞大,消费者对高效生活与服务体验的追求也在日益增加。陶江介绍,在此趋势下,骊住也在抓住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机遇,致力于从传统的“产品”供应商,转型为“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通过优质服务生态实现消费提质,助力中国卫浴与家装行业发展。

在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下,家居产业呈现融合化、智能化、健康化、绿色化发展趋势。陶江说,骊住也在以新的战略眼光,持续推进数字化创新,探寻可持续成长之路。骊住计划在5到10年内实现数字化转型,从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三个战略方向开启集团数字化转型项目;此外,骊住也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CDP系统,加强数字化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赋能业务的有机增长。同时,在加速创新商业模式方面,骊住开设了新零售O2O商城,拓展电商渠道战略合作,联动线上线下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贴心服务体验。结合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数据中台,骊住将及时为每位用户提供个人定制化服务,为用户体验创造新价值,借由数字化创新进入新的增长跑道。

此外,在中国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骊住紧跟老年消费需求变化,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美好家居生活的向往。

“深耕中国11年,骊住始终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市场,也致力成为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参与者。”陶江说,近年来,骊住在上海落地并扩大了亚太研发中心,骊住苏州建材工厂也于今年正式启动,此举不仅能够扩大集团整体产能,也为供应链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

对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陶江表示,骊住充满信心,会继续将中国作为骊住的重要战略市场,持续践行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也期待中国合作共赢的开放之路越走越宽,为包括骊住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多“中国机遇”。

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及带动效应,坚定了骊住持续参展的决心。陶江坦言,“今年,我们已签约第六届进博会,续写骊住的进博故事。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个宝贵的窗口,与各国企业共享更多‘中国机遇’‘世界机遇’,实现开放共赢,共建可持续未来。”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