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投资
 
今日关注

2017年8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企海外并购之殇 中企当以明鉴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孙允广

海尔收购GE、斐雪派克;美的收购东芝、库卡;腾讯收购芬兰手机游戏开发商Supercell Oy;海航集团收购瑞士航空配餐公司Gategroup Holding AG……

前不久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742起,实际交易金额1072亿美元,涉及7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

刚富起来的中国“企业”想买下全世界的豪情跟当年的日本如出一辙。

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开启出海“买买买”模式。用日本官方的话说是“因为国内市场的成熟”。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当时日本技术革新趋于停滞、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等问题使得其国内市场萎缩,政府释放出大量资金,希望以此提升物价,提升通胀率,继而走出通货紧缩的状态,大量闲置的资金只能走海外并购的路子。

当时著名的并购案有三菱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索尼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影及音乐部门、松下并购环球唱片公司等。最为轰动一时的是2005年东芝并购美国核电企业“西屋公司”,耗资54亿美元,创日本并购的历史记录。没想到东芝并购西屋公司后,日本大地震的冲击和核电技术的缺陷,使核电站在日本失去了存在意义。

只有2000亿日元的企业,买下了6000亿日元的资产,小鱼吃大鱼的结局是——就算吃下了,也消化不了。后来,东芝不得不依赖做假账维持其股票价格,再后来丑闻被曝光,也导致了东芝后来的破产和被出售。

东芝公司后来反思认为,总裁西田决定并购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他自己能当上经团联会长。东芝部分员工认为,西田以卖手提电脑出名,对核电并无太多了解,却又想显示自己的经营能力和企业家魄力。

从多数的海外并购结果看,凡是个人为了给自己增添荣誉而从事的并购,大都以失败告终。如果企业在最熟悉的领域进行并购,效果往往很好。日本这些年能有大量投资盈利的回流,也正说明了这个规律。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对这一观点表示高度认可。

开篇所列举的企业,都是成功的案例。无论海尔还是美的,都是在家电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之后,在熟悉的领域迈出了海外并购这一步。

赵萍认为,出现“买买买”模式,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投资机会,特别是像一些东南亚、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制造业方面机会大。赴海外投资并购可让企业完成全球的资源配置,完善生产供应链,提高全球竞争力。一些企业会把研发设计等环节放在发达国家,更好地利用其投资溢出效应,提高自身研发能力。

2016年,日本企业用于海外并购的总资金约1000亿美元。这一数额与2016年中企海外并购资金大抵相当。“但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赵萍说,日本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悠久得多,而且因为日本国内资源有限,企业“走出去”后更注重全球的资源配置。日企在诸如半导体、医疗等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外投资时能够掌控核心技术并占有主动权。而中企“走出去”处在刚刚起步过程中,核心技术相对较弱,并购发达国家的优势企业更多的是借此获得推动企业发展的先进技术。对中企而言,海外并购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再看日本,虽然先前海外并购失败案例比成功的多,但近些年来他们基本远离了非理性并购的路子。2016年,日本贸易收支盈利4万亿日元,而直接投资获取的利益为7.4万亿日元,海外投资赚取的利益大大超过产品出口获得的效益。整体而言,日本海外投资取得了良好效益。

“出口贸易不如投资收益多,是成熟稳定海外投资的必然结果。”赵萍认为,当今的自由贸易竞争比较充分,出口产品想获得垄断利润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日本在很多领域具有技术优势,但其大部分商品仍然只能赚取平均利润。相比之下,对外投资因为有全球资源配置效应,投资者可以获得从研发生产到最终渠道销售整个产业链条的高利润回报。

相比日企,中企海外并购还面临着更多的技术壁垒限制和安全审查限制等。“担心技术流入中国是一部分原因,欧美国家更担心的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市场的高成长性。中国原有的技术基础,会因中国强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获得巨大的进步空间。”赵萍表示,日企海外并购的他山之石值得借鉴,自主创新才是中企“走出去”的正确姿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