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第A1版            要闻
 
今日关注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扩大进口:逆全球化下的主动选择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秦夏

随着11月5日的临近,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如期在上海举办。正如习近平主席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所强调的,进口博览会“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2018年以来,对外开放加速推进,扩大进口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从关税不断调降到市场准入的不断放宽,再到中国进口博览会平台的搭建,多项举措一脉相承,表明我国扩大进口政策正在加速落地。有理由相信,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主动扩大进口政策的重要体现,必定成为推进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

扩大进口是逆全球化下我国的主动选择。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行为首先在以消费经济为主的发达经济体中率先显现,如2016年英国脱欧就是典型。进入2018年,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在压缩进口、减少需求外溢的同时,积极扩大能源产品出口,向全球“抢需求”,传统的“消费—生产—资源”全球价值链收缩与重构,开始拖累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在此背景下,我国调整“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多措并举,借助主动扩大进口来强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缓解贸易摩擦。

扩大进口是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扩大先进技术和消费品进口,也符合产业结构转型、居民消费升级的客观需要。我国扩大进口为主动选择,在进口产品和来源的选择上,特别是扩大包括优质消费品在内的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的进口,有助于改善国内高品质消费品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更加符合经济转型的需要。

扩大进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贸易摩擦。受益于全球经济改善和WTO红利释放,我国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顺差不断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贸易摩擦的持续升温。根据统计,从1995年到2017年,共有50个经济体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269次反倾销贸易救济措施调查,中国连续23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动扩大进口、向全球输出需求,有助于促进贸易平衡。尽管中国和部分发达国家在一些中高端制造领域产业重合度提升,贸易摩擦风险仍然存在,但进一步扩大进口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

扩大进口会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要进入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是题中之意。扩大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有效促进国内创新能力提升,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引导和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扩大海外优质产品的进口,也将优化国内供给结构,竞争效应也会带来产业发展加速。随着未来进一步落实金融业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放宽汽车等产业外资准入限制,将加速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中国在“卖全球”的同时更要“买全球”。这种转变说明,中国重新定位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发展转型的价值,扩大进口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传导作用和竞争作用逐渐显现必将激发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早日成为贸易强国提供强劲动力。与此同时,中国扩大进口可以支持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实在在的出口市场、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用中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来提振全球消费需求的增长,借助扩大进口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并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共同受益。

作为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即将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速中国市场的开放与共享,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具体落实,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最佳体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为促进全球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提供示范和样本,为提升全球经济需求和贸易持续复苏提供中国方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