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投资
 
今日关注

2021年1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企与中国经济在2020年共同成长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曼

2020年,全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在全球跨境投资遭遇寒流的当下,这份成绩单带来浓浓暖意,中国成为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和“避风港”。

“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利用外资能够实现增长,并且创造了历史新高,这是非常难得的业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桑百川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表明外资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并认识到在中国致力于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过程中,只要愿意与中国加强投资和贸易合作,就会获得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的巨大机会。

桑百川分析说,这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中国率先有效控制住疫情,中国市场成为国际资本避险的最佳选择;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标志性事件是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的措施,包括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而提高了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中国大市场优势日益凸显,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的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商看到了中国消费市场巨大的需求潜力正在转化成为现实需求;在全球经济动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了增长的态势,使得外商投资者对在华投资经营有信心,因为只有在增长较快的经济体中,投资才能够获得更高的盈利。

从吸引外资结构上来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767.7亿元人民币,增长13.9%,占比77.7%。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长11.4%,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8.5%。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过去我国吸收利用外资70%以上是制造业,2020年服务业吸引外资占比近78%,从对制造业投资转向对服务业投资,这反映了外商对华投资的结构在不断优化、投资的领域在转型升级。高技术服务业更多是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对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投资环境非常敏感,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新形势下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张燕生说,这也反映出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例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际就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深度融合就会产生对国内服务业和国际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需求,而全球的服务业若想在中国提供服务,则属于商业存在,须到中国进行服务业的跨国公司投资。

桑百川表示,中国在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领域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孕育着大量的投资机会,在持续扩大市场准入的情况下,外商看到了中国大市场的优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大量商机。

展望2021年,我国吸收外资前景,“乐观,但也有挑战。”桑百川表示,乐观的原因来自于中国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外商投资环境会持续优化,中国大市场的优势还在逐渐扩大,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也会继续发展,这些基本盘决定了外商仍然会加紧在中国市场布局,所以吸收投资的基本面是稳定的。

对于吸收外资可能面临的挑战,桑百川说,主要是由于全球疫情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出额总体上会萎缩,很多企业在本国经营收益下降,因而对外投资也会作适当的调整,另外,中美经贸关系仍然存在着变数。

为更好应对挑战,稳定外资增长预期,桑百川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抓住 RCEP达成的契机,加快国内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RCEP的规则真正落地生效,从而有利于促进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之间开展更加紧密的投资合作;其次,应抓住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完成的机会,按照协定相关内容对标完善国内的边境后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欧盟的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更多的投资机会,继续吸引欧盟的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大对华投资,使外商投资继续发挥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还应全面对标通行的先进国际经贸规则,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