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促金融科技创新提速

2020-03-22 11:37:48 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陈璐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金融科技优势凸显,消费和服务向线上迁移加速。日前,银保监会发布《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大金融机构提高“线上化金融服务效率”,利用科技手段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

AI+AD或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这段时间,有的企业呈现暴发式增长,有的企业却是雪上加霜,危机重重。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薛正华日前在战疫情讲座上指出,“国家政策给予中小微企业诸多支持,信贷规模的指导窗口放宽了,不良贷款的容忍度也放宽了,给了银行相当的操作空间。此外,央行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释放流动性,包括中期借贷便利操作、贷款基础利率下调基点、专项再贷款。由于疫情影响,银行线下营业受阻,倒逼业务的线上化、智能化、自动化提速。”

“金融科技企业有了更多发展机会。”联动优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吴锋海称,之前,有银行较注重本地、面对面的业务,疫情之下,线上化业务成了热门。金融科技企业能在远程情况下,帮助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比如,构建消费风控的模型,以及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中预判客户的经营状况与整体表现等。

阿里的借呗与花呗、腾讯的微贷、百度的有钱花……金融科技的发展如火如荼。薛正华指出,“基本上,中国互联网公司没有不做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抓住机会和存在的市场空白,通过对个人端风控把控,发放贷款,其对人群的用户画像细致精准,基本每个人身上都有成千上万张标签,以具化风险。此外,目前,大量的互联网银行给予征信白户贷款服务,其放款额度前几年已经达千亿元,存在的不良贷款情况仅有2%。同时,个人必须持有银行征信报告才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服务,而且比较复杂。”

“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于企业端的融资放贷刚刚开始,由于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不规范,基于此做风控风险较大,也出现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薛正华认为,通过AI(人工智能)+AD(另类数据)将风险具体化,或许是解决方法之一。其中,另类数据是指非企业财务数据,比如税务数据、招投标数据、卫星数据、水电费数据等,对于小微企业风险把控,维度越丰富越准确。但由于存在数据壁垒、隐私保护等问题,企业端融资规模的扩大仍需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不缺数据 缺少真实、有价值的数据

“美股熔断、疫情暴发叠加原油价格战,长期来看,未来中美之间是一个持续竞争的关系,因而,未来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通联数据首席智能投资科学家罗戈表示,此前,投资者只要专注某个行业、公司、领域,就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投资收益。但在高度波动的金融环境下,把握宏观风险非常关键,刻画市场上主要的风险因子,比如,美国国债利率、美股估值、石油价格等,就如同高度紧密联合的跷跷板,当压下其中一个,其他相关的板子也会随之波动,对投资组合有复杂的影响,因而,一套统一的、全面的、精准的刻画风险事件的数据标准非常必要。

“我们不缺数据,但缺少真实、有价值的数据。”吴锋海指出,不得不提,区块链是值得信任的机器,它是很多领域行业之间的基础设施,且它的信息透明、可追溯的特性能够对业务运转有很大帮助。比如,在疫情期间,可用于小区防疫、其他场所的二维码及出入证,区块链分层可对个人隐私进行保护。此外,疫情期间广受关注的慈善平台,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信任问题。

这次“战疫”不仅是对医疗机构、防疫体制等公共卫生体系的考验,也是对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挑战,将促进金融科技行业不断探寻各种创新方式。


责任编辑:葛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