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企业需主动应对汇率波动

2021-05-27 09:18:26 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张凡

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温,累计升值幅度达2%左右。许多外贸企业担心辛辛苦苦做好的订单,一夜之间会利润清零。正如在大海里搏浪必须要有高超的游泳技巧,企业走国际化之路就必须具备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汇率预期平稳。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其实,近年来,各方就多次提过“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这一说法。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在发展理念、国际业务、防范风险方面作出相应的安排和主动调整。尤其是在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企业开展国际业务时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面对汇率波动时稳如泰山。

从长期视角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人民币汇率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势必会伴随着一定幅度的双向波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个趋势或将更加明显。

过去我们常说,投资、消费、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尤其是出口让我国参与到世界经济中来。不过,当时我国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较低,“物美价廉”是中国制造的标签,这形成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汇率特色。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点,这就决定了进出口并重、优进优出将成为我国外贸的新特点,加之当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正蓬勃发展,这或将逐渐改变人们以往的认识——贬值利于出口,升值利于进口。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家层面在营造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上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在汇率风险防范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例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其他国家签署本币互换协议,鼓励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套期保值等,这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保障。

若从一些比较优秀企业的具体操作来看,主动防范汇率风险的作法可分为上中下三策:下策是紧紧抓住汇率波动这条主线,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关部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积极推动涉外交易用本币结算;中策是企业由单纯的外贸企业转型为在海外有投资的企业,个别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等附加值较高的部分用于出口,大部分供应链实现本土化;上策是提高企业议价能力,这背后就是通过不断创新,提高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品牌竞争力。当然,也有企业是两类或三类兼而有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个别大企业应对汇率波动已经气定神闲,但一些中小企业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就需要发挥抱团出海的作用,以产业链协同的方式应对汇率风险。这时,链主企业需要起到辐射和协调作用,以大带小,无论是在套期保值、产品或供应链本土化、商业谈判,还是提高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品牌竞争力等方面,都要让中小企业应对汇率变化的能力有所提高。

无论如何,企业都应该明白,参与国际竞争只靠价格优势的时代正在逐步过去,提高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品牌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才是应对汇率风险最靠谱的方式。从长远看,这不仅仅是应对汇率波动的方式,更是以应对汇率波动为抓手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法门。在全新的竞争背景下,应该发扬企业家精神,不是只盯眼前的蝇头小利,更是要着眼长远,在不断地自我调整、变化中提高本企业乃至整条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


责任编辑:葛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