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峥嵘,贺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粤剧曲艺专场广州上演
导读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是一个值得国人刻骨铭记的历史时刻。
2025年5月19日晚19:30时,“忆峥嵘,贺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粤剧曲艺专场”在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隆重上演。这场纪念活动,由广州文化公园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粤剧教学中心联合主办,花好月圆粤剧团承办。演出门票以2元一张的亲民票价推出,售票率接近八成。

2024年广州文化公园在广州市荔湾区委和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获评“岭南名园”殊荣。为了再接再厉,公园在筹备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的过程中,希望能够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让抗战精神深入人心,为岭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在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粤剧教学中心的交流中,双方一拍即合,决定携手举办以粤剧红色经典剧目表演为主的专场演出,用传统的粤剧艺术展现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伟大与不朽。
近年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用心打好“城市”牌,在支撑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该校与花好月圆粤剧团、广东省少儿粤剧团等专业单位在粤剧的社区教育方面开展紧密合作,致力于打造粤剧新媒体艺术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开展粤剧人才的社区培养与粤剧艺术的推广普及。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课程和表演实践,双方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学习粤剧艺术的平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邀请花好月圆粤剧团承担此次活动的主要演出任务,也是双方合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舞台上,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倾力演出。《沙家浜》中阿庆嫂的机智勇敢、《山乡风云》中女县委书记刘琴的坚定果敢、《刑场上的婚礼》中周文雍和陈铁军的壮烈爱情、《红色娘子军》中女战士们的飒爽英姿……一个个经典片段在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下,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热血抗战的年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节目中还精心准备了经典粤曲《白云松涛》。这首曲描绘了广州白云山松涛阵阵、风景如画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幸福祥和。





本次纪念演出的总导演冯进高介绍到:“花好月圆粤剧团的演员们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们凭着对粤剧艺术的热爱,在排练中克服了年龄和身体上的诸多困难,展示了退休教师们“退休不退志”的生活态度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赢得了观众的赞誉”。花好月圆粤剧团的成员们还与观众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他们分享了自己组建粤剧团的初衷和经历,讲述了在排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的快乐。他们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人们,让更多人了解到,退休生活不仅可以过得安逸,更可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一位观众在演出结束后感慨地说:“退休教师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热爱和坚持,就能在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出乎主办方意料的是,观众席中出现了年轻的面孔。采访中一位大学生观众笑称:“原来粤剧演现代革命戏还是有点看头的!”这句看似轻松的调侃,却反映出粤剧传统艺术在演绎现代故事时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一位在现场观看演出的老伯动情地说:“好久没有看到像今天这样集中展现的红色经典粤剧了,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岁月。”这位老伯的感慨,不仅代表了老一辈观众对传统艺术的深厚情感,也反映出此次演出在唤起观众情感共鸣方面的成功。
主办双方都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合作,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让红色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为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粤剧教学中心姜涛主任表示,受此次成功演出的启发,将发挥高校教学资源优势,系统地挖掘整理抗战题材的优秀剧目并编进教材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强调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通过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次活动正是通过粤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将红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既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