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审判工作现代化

导读

在全球迈入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中国法院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司法审判工作,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近年来,中国法院在国际法治建设道路上稳步前行,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助力案件执行工作,显著提升了执行效率。

刘贵祥介绍,中国法院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司法审判体系,重点建设并推广了“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为民众提供多渠道、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同时,法院系统还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强化审判管理,推进案例库融合建设,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迭代升级。

据了解,2024年是数字法院建设的关键之年。人民法院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通过场景建设和数字建模,逐步构建起覆盖立案、审判、执行等全流程的大数据平台。目前,数字法院的框架体系、技术平台、建设路径、操作规程已初步形成。

在合作方面,刘贵祥表示,中国法院历来重视司法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互助交流,尤其是在国际商事终端解决领域,积极与各国法律界的同仁互学互鉴合作,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构建商事争端解决体系中的作用。

中国法院与一些国家共同建立了跨境商事纠纷在线调解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打破地域限制,为跨境商事纠纷提供高效、便捷的解决途径。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中国法院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全球司法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傅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