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运周2025”聚焦绿色转型与供应链协同发展
导读
11月17日,为期7日的“香港海运周2025”正式拉开帷幕。本届海运周以“航向绿色未来”为主题,“香港高瞻远航”为口号,旨在彰显香港作为全球航运之都的领先地位,以及凭借本地活力航运生态圈提供的优质海事服务。活动汇聚逾70家海内外机构,将举办超过50项活动,涵盖旗舰论坛、高层研讨会及公众参与项目等。
作为“香港海运周2025”的一项旗舰活动,2025世界航商大会以“破壁迎变·共促可持续发展——大变局下的全球航运产业链协同之道”为主题,汇聚全球航运产业链上下游业界人士,共同探讨在国际经贸格局复杂多变背景下,行业如何向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表示,香港拥有普通法制度、低税制、自由港地位等独特优势,营商环境获国际广泛认可,已形成船舶管理、融资、保险等领域的领先产业集群,连续6年在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位居全球第四。当前地缘政治、技术革新与气候变化正深刻重塑世界,香港作为稳定可靠、充满活力的航运枢纽,作用愈发关键。香港正致力打造绿色航运燃料加注中心,这将进一步巩固香港航运领域核心优势。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在大会表示,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关键枢纽作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特别强调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充分体现国家对香港航运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表示,香港正全力构建“铁海陆江”立体联运体系,将货源拓展至国家内陆腹地。香港将与内地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地区及共建“一带一路”地区建立伙伴港口关系,共同提升香港及伙伴港口的竞争力与韧性,并为未来绿色航运走廊的建立做好准备。香港也在全力推进绿色与数字化港口发展。
为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在主旨演讲中向全球航运参与者发出倡议:携手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航运治理体系,推动制定公平科学的全球减碳规则,畅通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共同提升全球航运产业链韧性与发展质量。
挪威船级社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瑞民表示,中国造船业在能效提升与清洁燃料应用领域正引领全球航运绿色转型。作为可再生能源部署的积极践行者,中国亦是航运绿色技术关键供给方,为他国脱碳提供坚实支撑。他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通过低碳燃料、能效提升技术、船载碳捕集技术、数字化手段等多元化组合策略,推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
“香港海运周2025”另一旗舰活动是“亚洲物流航运及空运会议”,大会旨在为供应链产业各环节的从业人士提供前沿信息,并设有涵盖海事与航空领域的专题论坛,助力推动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高质量发展。会议聚焦三大核心趋势,包括供应链转型与新兴市场机遇、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能源以及创新科技,凸显香港在全球互联互通中的关键角色。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已与中国内地的广西港、大连港,以及智利圣安东尼奥港建立“伙伴港口”关系。香港将开发港口社区系统,以AI(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实现贸易数字化;扩大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拓展物流创新应用;推动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建设,发布物流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路线图,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香港贸发局总裁张淑芬表示,全球贸易网络与供应链正处于结构性转型关键期,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调整、贸易数字化加速及可持续发展需求提升,为企业带来新机遇。香港作为航空航运、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重要枢纽,将发挥独特优势,助力企业构建坚韧可持续的供应链,进一步强化香港“超级联系人”与“超级增值人”的核心角色。
大会现场同时设有空运、低空经济、科技、供应链管理与物流服务、海运与港口服务等展区,90家参展商展示最新的物流及供应链方案。在低空经济专区,由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企业展示无人机、无人飞行器及城市空中交通等尖端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