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贸促大讲堂“国际经贸规则应用”专场在荆门成功举办
导读

海外设厂怎样用好原产地规则绕开关税壁垒?市场竞争如何从传统“价格博弈”向深层次“规则博弈”升级?2025年11月25日至26日,湖北省贸促会在荆门举办湖北贸促大讲堂第二十四讲“国际经贸规则应用专场”,邀请五位国际经贸规则专家向湖北省200多家外向型企业传经送宝,为企业运用国际经贸规则应对经贸摩擦支招。湖北省贸促会主任胡中海、荆门市政协副主席刘德舜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
胡中海认为,国际经贸规则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与变革,主动拥抱规则、熟练运用规则的企业,往往能在复杂博弈中占据主动、在国际竞争中游刃有余,同时为湖北省开放支点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湖北贸促大讲堂创办以来,以服务企业为立身之本,把市场主体的“需求清单”转变为“贸促特色公共服务清单”,围绕企业“急难愁盼”,帮助企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企业与企业手拉手合作、政府与市场心贴心沟通,目前线上线下培训企业已超万家。
湖北省贸促会将逐步把湖北贸促大讲堂打造成政策辅导、经验交流、资源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载体,促进开放要素加速聚集,合作机遇不断涌现,为湖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桥梁。
胡中海表示,湖北省贸促会将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落实好湖北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部署,持续深化与湖北省各市州党委政府的联动合作,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搭建更多平台,一道道破解开放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此次培训为何选址荆门?刘德舜说,荆门作为加速崛起的现代产业新城,已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贸易伙伴覆盖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开放发展成效显著。他表示,荆门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与湖北省贸促会及各类企业协同联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深入落实《荆门市推动企业“出海”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为提升湖北企业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能力,参会专家以案说法,帮助企业从规则中寻找破局之道。针对国内出口企业普遍不重视知识产权的痛点,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委会主任、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作人王正志表示,国际知识产权注册不是成本负担,而是全球化竞争的战略投资。企业通过在目标市场密集布局核心技术专利、产品外观专利、品牌全类商标,可以形成“专利组合+商标矩阵”的双重壁垒,一方面阻止竞争对手模仿抄袭,保障自身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技术合作、跨境并购等场景中掌握议价权,既能拒绝不合理的专利许可要求,也能通过交叉许可降低合作成本,甚至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收入来源,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的升级。
活动期间,来自中国贸促会等单位的专家分别就运用原产地规则应对关税战、参与国际标准化建设融入全球市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重获竞争优势、应对国际竞争规避合规风险等话题,为与会企业答疑解惑。
线上线下参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内容专业、干货满满、深入浅出、受益匪浅”。现场企业家代表表示,培训主题前瞻性强,授课内容非常专业,涵盖了企业产品及品牌出海最核心的痛点。湖北省通山县贸促会代表表示,通过培训深入理解了国际经贸规则,认识到国际经贸规则应用的重要性,同时与湖北省贸促商务系统的同志和企业分享了学习体会,收获很大。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国际商会与荆门市商务局、贸促会共同承办。湖北省直有关单位、湖北省贸促系统、重点企业、涉外商事法律服务机构和高校代表200余人线下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