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广东省贸促会:坚持一个抓手 整合两类资源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高洪艳 2017-02-08 18:08:22

合作项目跟进不少于150个并确保10个重点项目落地或签署合作协议;组织洽谈会、推介会等各类经贸活动50场以上;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专业展览30场次以上;提及2017年的工作计划,会长林涛把这些量化指标摆在了记者的面前。

如何落实这些工作,依托的资源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自称为“贸促新兵”的林涛有着清晰的思路:坚持以境外代表处工作为抓手,为广东省招商引资、企业“走出去”和外贸稳增长服务;加强对外联络工作,进一步整合海外联系资源;加强广东国际商会建设,进一步整合企业资源。

搭建海外网络

“设立广东省驻境外经贸代表处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能,是广东省贸促系统放大功能作用、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我们探索出了自主设立、与政府共建、与企业共建、与境外商协会共建和借助友好省州资源等5种模式,在欧美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设立了20个境外经贸代表处,初步实现了广东省驻外代表处全球网络布局。”林涛介绍。

对于如何发挥这些代表处的作用,林涛认为,重点是利用好代表处的优势:一是利用驻点工作的优势,开展招商促贸工作。二是利用广泛布点的优势,开展国际经贸信息调研工作。三是利用内外联动的优势,开展商事法律服务和海外游说。

林涛说,境外代表处既是在境外招商促贸的“桥头堡”,又是了解国际经贸的“信息港”。2017年,广东省贸促会将着重在发挥代表处窗口、桥梁、平台作用上下功夫,并积极筹划在东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印度)设立1—2个代表处,进一步完善代表处工作网络。

“贸促会具有亦官亦民的身份优势,是‘民间外交大使’和‘民间经贸大使’,所以要在全球范围内广交朋友,扩大‘朋友圈’。”林涛说,广东省贸促会迄今已与境外351个工商组织和外国驻华驻穗使领馆建立了密切联系,与136个境外对口机构、商协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18个双边企业家理事会合作机制,并推动设立了16个境外广东商会,成立了非洲投资贸易联盟。

用好展会平台

境外平台和工作网络为广东省贸促会将服务向下延伸至行业和企业提供了可能。林涛举例说,“结合广东省照明产业扩大对印度出口的迫切需求,我们整合中国商品印度展、印度投资营商信息和会员企业在印度的资源,量身打造项目推介活动。”

林涛表示,依托丰富的海外资源和8500余家广东国际商会会员企业资源,广东省贸促会将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办好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抓好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中国商品印度展等年度重大项目的筹备主办工作,并争取再次举办广东精品(太平洋岛国)巡回展。

记者了解到,上述四大展览是近年来广东省贸促会全力培育打造的品牌展览,在境内外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广东省贸促会还将再次牵头有关部门参与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林涛透露。“目前,结合‘未来的能源’的世博会主题,我们已经制定了《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广东活动周总体工作方案》并报省政府批准。根据方案,我们将在世博会期间举办新能源产品展示、广东周活动、中哈能源论坛、旅游推广、主题文化表演和非遗文化展示等活动,并计划与中广核等企业及研究机构合作,展现广东省在能源行业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成果,推动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开展广泛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迎接新的挑战

在分析2017年广东省贸促工作时,林涛说,广东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省,开放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全国外经贸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与内外环境将在广东得到突出体现。广东提出今年外经贸的目标是稳份额、调结构、增效益,需要贸促机构在开展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中发挥更大作用。

林涛介绍,在投资贸易促进方面,省贸促会将重点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引资引智引技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纺织服装、制鞋等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商事法律服务方面,省贸促会将建立和完善经贸摩擦预警快速反应体系,加快在重点地区、敏感行业和关键企业设立预警点,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专题法律培训,做好企业贸易投资及海外并购法律服务。

“广东省贸促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贸促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加强基础性研究,搞透‘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政策、法律、风险环境等信息,助力企业‘走出去’;继续办好‘海丝博览会’,做实经贸交流,拓展贸易投资促进领域等系列工作。”林涛说。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