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以展促贸 传承“南京制造” ——访南京市贸促会会长梁洁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孙允广 孙晓萍 2017-04-11 10:26:24

“熊猫电视、钟山手表、大桥自行车、蝙蝠电扇、芭蕾牌珍珠膏……”提起南京,除却“六朝古都,金陵粉黛,秦淮八绝”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曾经盛极一时令人骄傲的“南京制造”,也承载着一代人的独特记忆。

南京传统轻工业历史久远。新中国成立伊始,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34%;1952年轻工业比重达到最高点75%;上世纪60年代,轻重工业比例大致相当。改革开放初期,南京的重工业比重曾一度攀升,至2007年,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萎缩至15.3%,轻重工业发展严重失衡。

近年来,南京市积极优化产业结构,重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2016年轻工占比回升至22.5%。目前,南京市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体系,除了电子信息、软件、装备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等轻工产业仍是经济总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南京市贸促会会长梁洁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南京市轻重工业结构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轨迹。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档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京市坐拥轻工产业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不该将轻工阵地拱手让出。

“十三五”开局以来,南京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功能全面提升,功能布局日趋合理。外贸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以电子信息技术、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出口份额有所增加,传统轻工产业仍占有一定比重。据统计,2016 年全年,南京市出口额1952.15亿元,轻工占比34.1%,为外贸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梁洁介绍说,南京市轻工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传统市场,尽管近些年来市场需求有所萎缩,但欧美传统市场仍是南京市轻工产品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南京市贸促会秉承聚焦民生,大力发展生活消费类轻工业,紧密结合“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的理念,依托传统市场轻工消费品领域知名展会,集中组织企业参展,引领企业深挖国际市场。

2017年1至2月,南京市贸促会先后组织南京市外贸企业参加了香港玩具展、香港秋冬时装节、德国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及运动时尚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服饰面料展及德国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等多个轻工类专业国际展会,依托展会,

助力企业,开拓轻工产品国际市场。

参展企业在展会上收获订单,维系老客户,结识新客户,获得了良好的参展效果。在香港文具展上,南京哈恩达斯体育用品公司生产的运动型球类,尽管其价格稍高于同类产品,但由于品质优秀,斩获了大量订单。香港秋冬时装节,南京维杰威服装有限公司连续9次参加,是本次展会童装专区摊位面积最大的参展企业,接到新老客户的意向性订单价值50多万美元。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服饰及面料展上,老展商南京依诺尔进出口有限公司,现场接触到来自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新老客户,对参展效果一如既往地满意;南京候鸟服饰有限公司主营服装配饰类产品,首次参展也获得了良好的开局。这些,都让南京市贸促会更加坚定了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决心。

梁洁表示,南京市轻工纺织行业产业链成熟,集群化特征明显,但门槛较低,产品科技含金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对开拓国际市场需求迫切但又缺乏经验,需要政府引导和扶持。

“南京市贸促会借力于2017年外贸促进计划对展会项目的政策支持,依托于组织传统市场的专业性国际展会,帮助企业走出国门,开拓轻工产品国际市场,寻求交流合作,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实现产品升级和企业竞争力提升,扩大宁企在传统市场的出口份额。”梁洁说。

“出口企业应主动提高产品含金量,而这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梁洁认为,当下,从产品外观到产品设计理念的复制可谓“套路满满”,同质化竞争如步入一条死胡同,越往前走越找不到出口。只有拥有自己创新思维的产品才有机会赢得市场青睐,依

差异化而脱颖而出。

梁洁对外贸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积极参加专业国际展览,洞察国际市场动态和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二是积极同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合作;三是积极争取通过各类国际认证;四是有条件的企业组建“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五是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梁洁表示,随着低效产能逐步淘汰,南京市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品牌和自有技术产品的出口将不断提高。除生产设计外,一般贸易的增值链变得更长,还涉及品牌、设计、营销等。宁企应抓住展会平台和“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提升创新产品出口能力、出口效率,彰显“南京制造”新气象,从高端、新兴和特色三方面打造产业增长新空间。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