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孙允广 2017-05-23 08:38:27
5月 18 日,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交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如期而至。海交会期间,福建省贸促会与福建省贸易促进中心在福州海峡会展中心共同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福建)消费品全球采购交易会”(以下简称“采交会”)。
本次采交会吸引了沃尔玛、家乐福等实力商超,集聚了华莱士食品公司、福建令狐冲餐饮管理公司等大批商场新锐组成的采购团队,上演了一场大规模采购、产品推介的重头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五月下福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名品天下走。”上海出口企业商品协会会长冯郑州致辞时,用自己改编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形容此次采交会。
冯郑州表示,对于参加采交会的企业,最重要的是由握手变成联手,交流变成交易,风花雪月变成真金白银……一定要务实地做生意,而不仅仅是“见了面、聊聊天、吃个饭、断了线”,要持续地做好后续沟通。
此次采交会最大的采购团来自上海。据了解,上海企业代表团每年都会组织不同的企业参加福建采交会,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跨国企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等。两年前,上海企业代表团在福州签订了与福建企业合作的协议,达成了数亿元人民币的意向金额。
“近两年,跨国采购最大的亮点是——联合国采购。”冯郑州介绍,2016 年,联合国与中国签订了 175亿美元的采购订单,联合国工业署、世界粮农组织、联合国采购署等机构悉数参与,为中国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机会。
冯郑州认为,目前中国应加强跨国采购对接,特别是联合国采购对接;加强福建与上海的精准对接。使得企业能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金钱滚滚来。”
务实的会议,能够为更多企业带来商机。冯郑州希望将采交会打造成“人走茶不凉,曲终人不散”的持续采购交易平台,使其成为“5 ·18”期间实实在在的品牌活动。
致辞结束走下台后,冯郑州又返回嘱咐现场企业,多做推介,多交朋友,“关系就是生产力”,能够助企业打开销售渠道。在等待采交会对接正式开始期间,企业代表积极主动上台推介自家产品。
“我之前是一名军人,现在从事餐饮行业。”说罢,来自上海的采购商储香门烤全羊总经理彭富明,向现场人员敬了一个军礼。他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这是第一次参加福建采交会,感觉现场氛围十分融洽。交易会现场,他与一些合作伙伴达成了品牌加盟协议。彭富明说,上海和福州都是大城市,两地在商贸往来、资源对接方面合作,对企业发展有很大好处。目前,储香门的主要业务在上海,下一步,希望在福州开设分店。
福建榕城万寿酒业公司总经理上官明,作为产品供应商,也是第一次参加采交会。他带来的酒产品,既不是白酒,也不是啤酒,而是一款水果酒,但是有的度数却达到了53度。
他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自己之前曾做了23年的外科医生,刚刚开始做企业,还不是很在行。之所以想到做万寿果酒,缘于2016年在韩国进修期间,发现一款枳椇酒。枳椇又称万寿果、拐枣,有降低尿酸、血压、血脂、血糖,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枳椇在陕西一带广泛种植,但多数被韩国企业买走,做成了护肝产品。而上官明则将此做成了酒类,据称有降低“四高”、保护肝脏的作用。“产品在此次采交会反馈良好,达成了一些意向性订单。”上官明说。
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市场拓展部策划专员徐霖华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公司每年都会参加福建采交会,今年参会主要任务是与福建供应商做专门的对接。
关于近几年采购洽谈会的变化趋势,徐霖华认为,从平台角度而言,采购会越来越趋向于领域细分。供应商可以更加容易地选择所要参加的采购会,采购商也越来越专业,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据了解,上海跨国采购中心由上海市政府外经贸委组织设立,通过公司的形式进行项目运营。徐霖华表示,作为平台机构,中心希望能为更多的省市做专场的洽谈活动。福建在酒类、食品,海鲜产品领域有特殊优势,可以利用上海的平台,更多地接触国际市场和大宗货物的集散。
此次采交会,主承办单位通过多种渠道,组织了食品、水产品、日用百货、文化用品、工艺品、电子产品、酒类、食用油、纺织品等福建省特殊优势企业携优质商品参会,并尝试推出符合采购商自有品牌开发和要求的定向产品,以更加主动的生产模式来满足采购商的多元化需求,为福建省的生产企业创造更多销售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