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周东洋 2017-08-03 17:14:13
近年来,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逐渐增多,成功与失败兼而有之,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美投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近日,在由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办的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研讨会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关外事部总监刘芳玉就上述问题为中国企业家们做了详细的解答。
据了解,2016年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额达456亿美元,其中并购交易总额约为440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投资领域广泛,涵盖服务行业和高端制造业、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消费品行业和电子产业等,其中服务行业和高端制造业占比90%以上。
投资监管严苛
双重审核只是“小儿科”
随着中企赴美投资规模逐渐扩大,投资领域逐渐变宽,很多中企深刻感受到美国投资监管很严苛。“美国对外资的流入审查手续繁琐,申报义务较多。”刘芳玉表示,外资的审查标准是动态的,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标准的变化而变化。
据悉,美国对一些机场、港口、桥梁等敏感性基础设施领域限制很多。而且即使在一些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美国有针对不同投资领域的行业监管机构,同时一些涉及地方的投资项目还需获得州监管机构批准。比如说,针对能源类和基础设施相关交易,除了需要通过美国外资委员会的审批,投资者还须获得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批准。如果是金融、银行类的投资还要得到美联储批准。美国不仅对投资领域进行审查,还要对投资主体进行审核,只要涉及到主权财富基金、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等企业,都要被列为重要考察对象。
“除了审查严格,美国监管审查也存在标准模糊、透明度差和不确定性强的问题。”刘芳玉表示,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审批存在着双重标准。此外,美国监管的外部性对中企在他国投资存在着影响。如果中国企业在第三地投资,比如在欧洲或其他地区,只要投资的项目中涉及到美国,也就是美国是这个项目的客户,中企都需要获得美国相关机构批准。
赴美投资需谨慎
避免卷入多重“纠纷”
面对美国如此严苛的监管环境,中国企业在投资前、投资中以及投资后都要做好准备,一刻也不能放松。刘芳玉表示,在投资前,中企做好尽职调查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听信卖方的“包装”。近些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比较活跃,很多卖方会邀请中企参与招标,希望以高价卖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由于资产稳定,很多企业都愿意在此领域做投资,中企需注意不要陷入竞标大战,尽量避免和其他企业激烈竞争。
中国企业在海外人生地不熟,企业“走出去”时间相比欧美企业较短,还处于“学生”阶段,更何况在海外投资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中企在投资前需要找实力雄厚、在当地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合作,避免单打独斗。“现在中企海外投资可以算是‘与狼共舞’,因此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投资机会再出手,做好事前准备很重要。”刘芳玉表示。
在投资中还有几点需要注意。刘芳玉说道,首先要避免成为舆论焦点,不要卷入政治纷争,不要泄露前期消息;其次,在审批过程中不要碰监管红线,因为投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企业耗不起时间;三是企业应避免各种正面冲突,因为找当地律师等成本也很高。
除了投资前、投资中,在投资后,中国企业也不能放松。刘芳玉表示,一些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在投资后这个环节。在投资后的文化整合方面,2013年中国贸促会和毕马威就中企在海外投资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做过一个调研。结果显示,123个案例中多数企业都没有在当地做好宣传,导致当地民众对中企不了解,不支持生产,觉得中国企业对当地的环境、劳资没有承担责任。还有的中企投资失败是由于合作伙伴出现了危机,借助当地知名企业融入市场的战略构想无法实现。因此,从投资前到投资结束后,中国企业都要小心谨慎,做好万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