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热评 | 实现稳外资目标不妨做好以投促引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2022-09-23 08:12:38

对全球投资者来说,中国市场依然值得继续投资。商务部9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4亿元,同比增长16.4%,而且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流量增、存量稳、质量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除了中国经济韧性足、回旋空间大的因素之外,也与中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回应外资企业诉求有关。

在全球疫情反复、跨国投资疲软、地缘政治重塑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稳外资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还需要继续在短时间内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各类突出问题。这在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经有了一些部署,提出推动一批重点外资项目尽快落地,进一步便利外企商务、技术人员及家属出入境等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吸引外资的工作方式,让外资企业更容易享受到中国市场释放的红利。这其中,以投促引的方式可以一试,即以高质量地“走出去”实现更好地“引进来”。

从国际形势上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尤其是发达国家不断鼓励制造业回流,造成跨国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出现短链化、近岸化的趋势,或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留出部分投资空间。面对这种局势,我们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推动中企前往投资,不仅将获得部分市场份额,还可以避免这些国家被甩出国际大循环。而帮助这些在当地扎根的中企尤其是一些海外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让他们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见证者、中国不断对外开放的传播者、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受益者,就会为以商招商奠定良好的基础。况且,部分国内的贸促机构海外联络处的职能正是由海外中企来履行,这就更加方便外资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

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的对外开放日益深入,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来”转变为现在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这更加方便了外资企业在华配置国内国际资源。进一步地,我国正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之RCEP等自贸协定的红利正在不断释放,这不仅会进一步扩大外资企业的投资空间,还意味着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与外资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对接,结伴开拓中国及周边国家市场,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在吸引外资的类别上,中国不仅欢迎发达国家的企业、世界500强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也欢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中小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来华实现梦想。对后者说,找到在其母国有业务的中企进行合作,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捷径。这些企业的到来,将为中国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改善我国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我国创新创业生态。

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以投促引的效果或许会更加明显。

一直以来,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原因,处于开放末梢,但近些年来,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对外通道和对外口岸日益增多,自贸试验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的红利也在不断释放,中西部地区俨然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关于这一点,数据就是佐证,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增速已经连续几年高于东部地区,今年前8个月,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27.6%和43%。

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外商投资空间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西部地区外资存量依然较少。若将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数据、外贸进出口数据、对外投资数据放在一起来比较就会发现,其对外开放主要是依靠外贸进出口,特别是出口,而对外投资的贡献较少。这也就是说,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他们在国际上的合作伙伴也比较少,他们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利益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这就导致当地招商主体较为单一,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推介,还缺乏企业和市场的力量。因此,中西部地区应该加大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支持力度,并选择一些优质企业,将其打造成“行走的招商名片”,用实际案例向世界展示当地产业优势、优惠政策,进而围绕这些企业再进行产业链、供应链招商,推动当地企业与外资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实际上,以投促引并不是特别新的招商方法,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应以新的视角来看待以投促引。纵观当下经济形势,除了国内国外形势较为复杂之外,各国的引资竞争方式也发生了转变。过去,各国的竞争力看的是谁的头部企业数量多,而现在各国的竞争力比较的是谁的产业生态系统更完善、更活跃。因此,现在的以投促引应该是站在打造产业生态的角度来看待,为提高当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积蓄能量。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