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商事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商事广角
 
今日关注

2011年5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国有能源 荷兰有创意”

来源:中国贸易报  

    2012年9月1日,欧盟关于禁止销售白炽灯泡的法令生效时,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这是跨国电子巨鳄飞利浦集团辉煌时代的终结——早在欧洲出台禁令前,飞利浦就废弃了白炽灯泡的生产,转而向高效的照明设备发展。

    历经岁月沧桑,安东·飞利浦始终是荷兰创新精神的领军人物。也正是凭借着无处不在的创意,荷兰孕育了无限的商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近日,荷兰驻华大使裴靖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荷兰是全世界吸引外商投资第五大国,已经吸引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以荷兰为根据地开展在整个欧洲的活动。由于崇尚创新,荷兰的公司、产品和服务具有非常强的创新力,荷兰的企业在全球高科技农业、生命科学、化工领域担当着全球领袖的角色。

    记者了解到,在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期间,相对于借能源和资源优势推出大型投资项目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荷兰这个“小国”,并没有“囊中羞涩”。荷兰外商投资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纪维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凭借高效的物流网络、低成本的商业环境,以及在创意和人才方面的优势,荷兰已经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目的地。截止到目前,已经有300家中国公司进入了荷兰,而且每年还会增加20家至30家左右。

    纪维德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荷兰都是欧洲的物流门户,中国40%的出口商品都是通过荷兰的鹿特丹港口输送到欧洲各地的。物流枢纽优势使得荷兰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最大分拨中心。另外,参股免税是荷兰企业所得税立法最重要的规定之一,促使众多企业纷纷将其欧洲总部设在荷兰。具有能力的分销商网络,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律师、会计师,以及财政专家,都为这些公司在荷兰的商务运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除了物流便利、税收优惠,外国投资者还极其看重荷兰的人才优势和创新精神。“别国有能源,荷兰有idea(创意)。对于中国企业来讲,现在亟须的就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改变OEM代工利润率低的现状。在这种转型中,中国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要将创意融入到品牌设计和推广中去。荷兰,恰恰可以给中国企业提供这样的合作机会。”纪维德说。

    据纪维德介绍,“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才瓶颈。无论是经理层,还是工程师、创意人才,无论是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产品和品牌的国际化推广,企业都可以在荷兰找到合适的人才。荷兰外商投资局一直与在荷兰投资的中国企业保持联系,每两三个月都会和他们建立的商协会组织进行沟通,给他们介绍合作伙伴和各个领域的专家,也会给他们在产品本地化上提出一些建议。

    裴靖康也指出,目前,有很多中国公司依靠荷兰本地人才开展在欧洲的业务。在荷兰,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受过良好教育、工作积极性高的员工。大多数员工都掌握多门语言,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荷兰员工开始学习中文。

    “荷兰一直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也是中国公司开始入驻荷兰的原因。”裴靖康说,对优质教育以及创新的重视,使荷兰企业在全球很多地方成为领袖,中国消费品制造商与荷兰公司在人才及产品设计营销上的合作日益频繁,可以使他们的品牌更好地适应欧洲市场的偏好。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