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季节经济“微冷”世界名企减员“瘦身”
来源:中国贸易报
![]() |
![]() |
■本报记者 杨颖 魏小央 实习记者 杨璠
去年以来,不少大公司裁员动作频频,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公司裁员的新闻。据粗略统计,从2010年12月至今,仅《华尔街日报》报道的、与“裁员”直接相关的消息就有将近50条。
近日,又有一家大公司想要“瘦身”了。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消息,本周伊始,汇丰银行(HSBC)就公布了大规模裁员计划,拟到2013年削减多达3万个工作岗位。汇丰首席执行官欧智华(StuartGulliver)表示,已经确定在英国、法国、美国、中东和拉美地区减少5000个职位,其中英国和法国各占700个,此外,从现在到2013年,公司还将陆续减员,总数预计约为25000人。
业内人士指出,去年以来,不少金融机构,如瑞士信贷集团(CreditSuisseGroup),巴克莱集团(BarclaysPLC)和高盛集团(GoldmanSachsGroupInc.)以及一些制造业巨头如诺基亚、黑莓都出台了自己的裁员措施。虽然这些公司实施裁员的举措可能都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但是经历了两年多的积极扩张发展期后,大公司大规模裁员的做法还是让人十分担忧。
裁员动因复合多样
不过,专家分析,这一次的裁员浪潮,与金融危机中市场全面紧缩引发的“失业潮”不同,更多的是企业为应对市场变化,作出的业务重心转移和内部调整。
“此次裁员动作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和制造业的国际大企业当中,这很直观地反映了欧元区经济动荡和美国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教授徐洪才认为,现阶段金融行业还蒙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
“目前,金融市场还不景气,再加上近期欧债、美债危机大有蔓延趋势,以及金融监管规则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许多金融机构经营收入大幅缩水,业务利润大幅下滑,所以,不少企业为了维持良好的运营状态,选择了较为直接的减员增效策略。”徐洪才详细解释了此次裁员与市场波动之间的高度关联性。他指出,从全球范围看,任何由主权债务引发的风险,都会引起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复苏的“无形黑手”。而在金融界之后,较先波及到的就是制造业,随着已有产品市场需求量的不断下降,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企业需要转变产品更新换代,替换掉一部分人员也在情理之中。
专家进一步指出,此次大规模裁员主要是经济性裁员和结构性裁员。其中,金融行业的裁员举动多出于经济性原因。经济性裁员通常是由市场因素引发的,在较为困难的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为降低运营成本,企业被迫采取裁员行为来缓解经济压力。而结构性裁员则是由于企业的业务方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而导致内部组织机构的重组、分立、撤消而引起的集中裁员。现阶段,制造业的裁员基本出于结构性原因,例如,诺基亚由于选择变更自有产品的操作平台,需要在相关部门裁撤大量人员。
尽管如此,不少研究者也强调,企业裁员现象的背后,其动因往往不会是单一化的,复合型动因普遍存在。例如,汇丰银行多轮裁员计划就既反映了对市场动向的及时应变,也包含了业务焦点的转移。
此外,有关专家还表示,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企业需要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所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解聘业绩不佳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的做法也是十分必要的。裁员看似话题沉重,实际上也不过是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罢了,而裁员将会带来哪些后果,具体还是要看企业怎么实施。
减员效应影响复杂
“减员增效”是不少企业实施裁员时最美好的设想,但在诸多影响因素叠加形成的复杂环境下,要想真正实现这种设想往往充满挑战。
在今年7月中旬,思科集团(CiscoSystemsInc.)经历了大规模的裁员和一系列的重组。虽然有职业介绍公司代表思科声明,其裁员和重组的举措不会影响其技术领域的发展势头,但是,一些行业分析师和研究人员却持有不同看法。有分析师称,思科裁员的总花费将会超过其10亿美元的目标限额,达到12.5亿美元。而对于以业务专业为由的裁员项目,一名技术业务研究员表示,“我不知道它为何要关闭厂房——是想要外包工作?还是想要进入电视机顶盒业务?当我思考思科的前景时,我并不能想出其与机顶盒有任何关系。或者思科应该先外包机顶盒业务一段时间,然后完全将其卖给他人。”
徐洪才教授表示,裁员的目的一般就是增强凝聚力,提升执行力,扭转企业经济下滑的趋势,调整企业的结构后稳步向前发展。但是,如果决策有误或处理不当,也会引起企业内部较大的慌乱,同时给外界一个不稳定的负面形象,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专家指出,裁员做得不好,不仅会使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大打折扣,甚至也会对企业的既有业务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科学的裁员策略以及合理的实施计划。
合理决策细化措施
专家建议,企业有裁员意向时,应该提早进行准备,可邀请专门机构协助进行,制定整体裁撤方案,包括裁撤类型和比例、时间进程、谈判流程等等。同时,注意细化方案涉及的具体措施,包括各部门的岗位调度与协调、对被裁撤员工的经济补偿及法律保障、通过内外部宣传维持企业文化等等。此外,对于公司因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业务和部门调整而需要裁员的情况,先进行局部试点也是十分必要的。
“合理的裁员策略需要企业通过科学、专业的步骤实施,包括相关的细节。而在裁员过程中,员工心理的问题也应该引起相关企业的重视。”徐洪才说。
专家指出,劳动力资本具有其特殊性,更换之时,需要仔细斟酌操作流程,并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适当采取富于情理的人文关怀措施。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被裁撤员工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和指导,做到有利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员工的利益,让裁员发挥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