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2版:商情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2版            商情世界
 
今日关注

2013年5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口食品商调高国内市场预期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袁远

    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存疑的大背景下,进口食品商纷纷调高对国内市场的预期。据网上超市1号店统计,其2012年进口食品销量就较2011年增长了近5倍。巨大的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食品生产商和贸易商来到中国。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食品展商蜂拥而至。据记者了解,国内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中国进口食品量已连续多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进口食品备受关注

    记者在北京家乐福超市发现,进口食品的柜面一直在持续扩大,从各种进口农副产品和休闲食品一应俱全,在进口食品专柜挑选商品的顾客也越来越多。虽然价格较国产食品昂贵一些,但依然阻挡不住顾客的消费热情。

    记者在家乐福的柜面上看到,一瓶产自西班牙的亿芭利牌80克瓶装食盐标价9.9元,而国产500克塑料袋装精制盐零售价格为1.30元,进口食盐的价格比国产食盐高出40多倍。家乐福进口食品部的销售主管告诉记者,家乐福的进口食品销量在逐渐增长,消费群体主要是城市白领、归国人员以及追求个性的年轻人。这些人有着可观的经济收入,购买进口食品没有经济负担,有许多人甚至不问价格,专挑进口食品。“尤其到了节假日,进口食品柜台尤其火爆,那些包装漂亮、精致的食品由于看上去‘很拿得出手’,卖的尤其好。”这位销售主管告诉记者。

    在安徽经营一家药品公司的杜先生也告诉记者,他现在节假日探亲访友、拜访客户基本上买的都是进口食品。

    经营进口食品网店的方迪向记者介绍,中小型食品企业基本上分为4种,分别是进口企业、出口企业、地方特产企业、二三线品牌企业。虽然她的网店可以兼顾4种类型的食品企业的商品,但是,她却把主要力量放在了进口食品上。据她介绍,最近两三年,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国产食品信任度的下降,进口食品销量每年都以100%至300%的幅度增长,她的网店目前正在重点整合进口食品企业的资源。按照目前的趋势,进口食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有着极高的毛利率。

    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中国进口食品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到2018年,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

    原产地在国外才是“卖点”?

    在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从农场到餐桌”的标语清晰可见,很多食品品牌都有自己的农场,从养殖到屠宰再到上市,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如禽类,正大集团有自己的种鸡场、孵化场、屠宰场,从源头到生产全程监管,保证质量及安全。有着世界领先活畜追溯系统的澳大利亚,能对每只活畜从农场出生到最终加工地实现全程追踪,使得其牛羊肉大受欢迎。据该展区的相关人员反映,2013年前两个月,澳大利亚牛肉的出口量超过1.63万吨,羊肉超过7300吨,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

    还有很多参展商强调自己生产的产品原产地是在国外,而不是在内地建厂生产的,这也是为了打消中国消费者对本土食品原材料安全性的顾虑。

    此外,台湾某品牌的系列产品出自台湾以监狱闻名的绿岛,这家参展商就强调,所有的产品都是从台湾地区原装进口的,保证大陆的朋友吃到的产品和原产地一样。他们以“监狱”为主题,做了一系列衍生产品,由于口感独特,内涵丰富,在大陆很受欢迎。

    记者在国内一些二线城市采访时也发现,原来鲜见进口食品专营店的城市,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似店面,而且这些店面都是设在当地消费力旺盛的繁华地段。在合肥新开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内,记者发现泰国水仙香芒、越南特大乌梅、韩国甜心饼干、美国果汁饮料等在这里很受欢迎。店主告诉记者,这里所销售的产品质量可靠,能够征服消费者挑剔的心,受众群体庞大。而且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特色食品,均经过专业的食品安全机构检测认证,完全不必担心其安全性。同时,这里的进口食品还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需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