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商贸物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商贸物流
 
今日关注

2013年5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第一季度三成造船大企业亏损

来源:中国贸易报  

    以往最不“愁嫁”的中国造船大省江苏,造船形势亦生死攸关:据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今年第一季度,66家骨干民营造船企业中有44家企业未接新订单,三成造船大企业亏损。

    虽然仍是中国第一造船大省,江苏首季度造船数据并不美观:造船完工量增速放缓,为103艘共372.1万载重吨,同比增7.4%;手持订单降幅明显,为832艘3791.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7.7%。

    2007年,中国造船业经历过30年一遇之“火”。紧接着就掉进“冰窟窿”,低温延续至今。有业界专家将本次低迷归为“航运历史上的第四次波动”。

    据江苏省经信委统计,江苏船企销售利润率从2010年的22%直线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13家重点船企中有4家企业亏损。而原因是,“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三大难题加剧,并且随着船价持续走低,价格严重偏离价值,造船企业无利润可言。

    据悉,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出现后,外销量超八成的江苏船企就主打“低价牌”,加上人民币升值、财务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等因素影响,造船成本大幅上升。

    “亏损肯定是越来越多,船价越来越低,原来船价为1000万元人民币的,现在是800万元甚至是500万元,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企业亏损不可避免。”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民爆船舶处处长张志强说。

    据悉,目前,江苏船企手持订单量为832艘3791.2万载重吨,若无新订单补充,只够维持一年半生产任务,企业普遍放缓造船速度,一些中小船企面临着全面停产的危险。

    矛盾的是,对企业来说,接不接单成了一个问题:不接单就是“等死”,接单同样面临成本高、船价低、交船难、融资受阻等问题,类似“慢性自杀”。

    “造船业属外向型经济,受大环境影响,都是为人量体裁衣,现在是没有航运市场”,张志强说:“过去的管理形式已与当下形势不相适应,怎样渡过难关、挖掘潜力、经济化造船是对每个企业的考验。”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陶永宏认为,造船业未来形势很难预测,对于造船企业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朱晓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