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1版:经贸要闻 4下一版
第A1版            经贸要闻
 
今日关注

2013年7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基斯坦借力中国打造“亚洲之虎梦”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高洪艳

    经历了军事政变和狱中关押,后流亡海外长达8年,现年63岁但仍自称“旁遮普之狮”的谢里夫正试图再次向世界证明,他有能力领导巴基斯坦这个拥有1.65亿人口的国家走出最严重的危机。

    转机,发生在2013年6月5日,谢里夫华丽转身,成为巴基斯坦历史上首位第三次当选总理的人。在当天的就职演说中,他特别强调,在瓜达尔港与喀什之间修建一条铁路对伊斯兰堡和北京都有利。

    但是,很明显,中国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西南港口瓜达尔港之间仅有一条铁路是不够的。今年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蓝图。两国将在喀什到瓜达尔港之间开辟出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的“四位一体”的通道。而且,中巴经济走廊规划不仅涵盖“通道”的建设和贯通,更重要的是要以此带动中巴双方在走廊沿线开展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农业水利、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创立更多工业园区和自贸区等。

    这一颇有含金量的合作计划让肩负着振兴国家使命的谢里夫很是激动,他说:“就该地区来说,这条从喀什到瓜达尔港的经济走廊将彻底改变那里的命运。我们期待着这条走廊成为非常重要的经济中心。”他还说:“我们正在对方国家相互投资。现在是两国加快前进速度的时候了。”

    为了加快前进速度,这位5月会见了到访的中国总理、6月刚刚走马上任的巴基斯坦“当家人”,在7月3日至8日“火速”出访中国,且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他说:“我们将在‘各个领域’寻求双边合作,尤其是在能源和基础设施方面。”

    拓展双边经贸关系也正是中巴两国的利益诉求。在中巴两国7月5日发布的《关于新时期深化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共同展望》中,双方重申,中国致力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巴基斯坦致力于重振国内经济,实现“亚洲之虎梦”。两国发展战略相互契合。

    “尤其是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新一届政府刚刚组建,正在制订未来5年的国家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提振国内经济,解决其国内包括能源短缺在内的诸多问题,新一届巴基斯坦政府需要同中国这个全天候的贸易伙伴进行沟通和磋商,寻求中国政府帮助。”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杨勇博士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

    杨勇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在推动中国西部建设、特别是带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巴基斯坦融入中国经济圈,这对巴基斯坦的长远稳定发展是有利的,可以发挥巴基斯坦作为地区贸易通道的作用。所以,进一步落实相关合作是谢里夫此次访华的重要议题之一。

    “另外,迫于国内经济形势,谢里夫此次访华还可以说是一次‘能源寻求之旅’。”杨勇指出,眼下,巴基斯坦经济复苏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电力短缺,一些地方甚至一天停电长达20个小时。据说,在费萨拉巴德这样的大型工业城市,由于缺电,工厂被迫关闭,成千上万名工人失去了工作。

    “巴基斯坦新一届政府将发展经济作为工作重心,对中国企业投资巴基斯坦能源产业寄予厚望。”谢里夫在巴基斯坦政界代表着工商阶层的利益,为了重振国内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找电”成为他必须要过的一关。

    “所以,谢里夫此次访华专程去上海参加巴基斯坦—中国能源论坛,又去了广州参观南方电网公司。他还特别提到了要求中国葛洲坝公司加快完成巴基斯坦在建的水电站项目,希望中国在巴基斯坦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等,可以说是为‘电’操碎了心。”杨勇认为,中国可能会在在建的尼勒姆—杰勒姆水电站的资金、建设进度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争取按时在2016年或者提前完工。

    另外,杨勇提议,中国可以将用石油、天然气发电的巴基斯坦电厂改造成用当地储量丰富的煤发电的电厂,不仅可以发掘巴自身能源优势,也为稳定巴电力供应提供了保障,这是中巴能源合作上有可能取得的突破。

    不过,除了正在推进的一些水电和火电项目,谢里夫特别希望两国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展开合作。他表示,巴基斯坦政府已向相关太阳能发电项目提供了专门支持,并将向相关新能源项目提供保底电价和电力采购保证,以此鼓励中国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进入巴基斯坦能源市场。

    不过,杨勇提醒,为了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早日实现“亚洲之虎”的梦想,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必须取得好转。虽然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相当友好,巴基斯坦政府也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但是,中国人在巴遇难的偶然事件还是表明了相关风险。另外,由于巴基斯坦工人的工作习惯、效率与中国建设方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些会影响工程进度、延长工程建设时间,也是两国能源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障碍。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