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2版:商情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2版            商情世界
 
今日关注

2013年8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印媒:中印手机制造足以正面交锋

来源:中国贸易报  

    印度《印度斯坦时报》8月3日刊发了题为《打破“中国制造”的迷思》的文章,内容如下:

    承认了吧,每当听到某个电子产品是中国制造的,你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廉价的劣质产品形象。即便中国已是世界工厂,每个奢侈品牌几乎所有产品都在中国制造,即便苹果和三星等高科技制造业巨头能生存且能盈利正是因为对华外包的商业模式,带中国标签的商品仍等同于“用不了一周”的“山寨之王”。

    所以,当中国某手机厂商邀我参观生产线时,我感到双重震惊。首先是因为中国的装配工厂向来不许媒体人入内。其次,暴露整个生产组织方式如同将商业秘密拱手让人。

    从开放市场销量来看,我参观的这家手机制造商排名世界第二,其主打手机外观精美、机身超薄且配置良好。前往东莞参观工厂的路上,我仍在想象如下画面:成千上万个未成年人在摇摇欲坠的木桌旁挤作一团,人人手持螺丝刀或烙铁,一个螺丝一个螺丝地组装手机。

    但是,我错得太离谱。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中心,包括48条全自动表面安装技术生产线、生产每个部件的生产车间、涵盖所有门类的生产线、覆盖所有层面的设计研发中心、监控每个生产步骤的严格质检区。6000名工人在园区内拥有公寓、超市、银行、篮球场等设施。

    令人称奇的并非迥异于我想象的现实,而是这个园区的严谨和规模。这些异常庞大的工厂车间又仅是点缀在中国土地上的众多类似工厂之一。哪个国家能与有如此实力和规模经济的国家展开长期竞争?不过,如果世界不再需要这些工厂的产品,将出现什么后果?这是中国正在挥舞的一把巨型双刃剑。

    中国强大的手机制造能力也能为印度带来美好的未来。几乎所有这些一线手机制造商都曾是印度品牌的原始设备制造者,但它们不愿再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做嫁衣。今后,中国各手机品牌将与自己的印度“老东家”正面交锋。

    (作者拉吉夫·马克赫尼,丁雨晴译)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