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产业看泰国工业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贸易报
早在2008年,泰国便制定了打造“东方底特律”的汽车产业发展目标,让泰国成为全球瞩目的具有高竞争力的亚洲汽车生产基地,并跻身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国之列。
虽然底特律的破产新闻让这个口号稍显尴尬,但泰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仍不容小觑。
英国《经济学家》近期文章盛赞泰国的汽车产业,而日本汽车制造商也把泰国作为汽车生产中心,放眼望去,曼谷满大街跑的都是日本汽车。
据了解,泰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此前,泰国的汽车全部依靠进口。上世纪60年代初,泰国开始引进国外汽车生产线,与国外汽车厂商联营,在泰国设立汽车装配厂,从组装起步,逐渐过渡到自制国产汽车。经过40多年的发展,泰国已成为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工业已发展成为泰国第一大支柱产业。
从2013年1月1日起,泰国开始实施最低日工资300泰铢的政策。多年来,低廉的人力成本曾是泰国吸引外国投资的一个卖点,但眼下,泰国的人力成本仅低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人力成本优势似乎不再,泰国靠什么吸引投资呢?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副秘书长厝迪并不担心,他解释道,人力成本高低是相对而言的,与中国相比,也许不具优势,但还是比欧美和日本的人力成本低;泰国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适宜发展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产业,这些优势是周边经济相对落后国家所不具备的;此外,与中国一样,泰国也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以高附加值和高端制造业代替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此,泰国建立了多个设施齐备的工业园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如安美德工业园、合美乐工业园、304工业园等。其中,安美德工业园是泰国最大的工业园,成立于1989年,注册资本1.2亿泰铢,1997年7月14日在泰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安美德工业园共有3个园区,开发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1000家。泰国境内有两大工业园:春武里安美德工业园和罗勇安美德工业园,其总产值超300亿美元,占泰国GDP的10%。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安美德工业园的“园中园”,位于泰国罗勇地区,由中国华立集团与泰国安美德集团合作开发,是中国确定的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也是一个主要面向中国投资者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据安美德集团中国事务部经理杨子洁介绍,泰中罗勇工业园的发展,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泰国建立加工和出口基地,取得原产地证书,促进原产地多元化。此外还可以形成中国企业在泰国的投资氛围和集聚效应,加强横向与纵向的合作和联系,控制投资风险。
泰国是受欧美等国家认可的、具有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这些国家对泰国采取相对宽松的经济贸易政策。多年来,泰国几乎没有与欧美国家发生过反倾销等贸易争端,它可以成为中国商品出口欧美的中转站,对制造业企业很适合。
合美乐工业园是泰国第二大工业园,据其客户发展部总监拉达介绍,合美乐东海岸工业区拥有面积超过175公顷的保税区。落户在保税区内的企业主要以出口型制造类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可获得额外税收及进出口税的优惠,该保税区受泰国海关总署监管,等同于海关保税区。
泰国实行土地私有制,外国投资者可以公司法人形式在工业园购买土地,但必须做工业用途,若不进行工业投资,必须在一年之内将地卖出。
BOI北京办事处执行助理周洁经常带中国企业赴泰考察投资环境,她表示,泰国地价涨幅很大,有的中国企业在泰国投资没挣到什么钱,打道回府时,却靠卖地挣了一大笔钱。
厝迪表示,中国投资者与欧美及日本投资者相比,一个不同点是,中国投资者做调研时间短,但投资慢;而欧美及日本投资者则会花很长的时间对投资环境、销售渠道甚至地方风俗特点做长期全面的调研,一旦作出投资决定,就会立即上马。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秘书长许宁宁提醒中国企业,赴泰投资要做好可行性研究,知己知彼。泰国的投资环境相对成熟,但这样的市场往往竞争激烈。泰国企业自身投资能力较强,多数外资企业也看好赴泰国投资,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投资市场均已被前期投资者占领,从市场格局、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及国际投资经验等方面,中国投资泰国企业会面临较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