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商人画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商人画廊
 
今日关注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家印:钱砸出的“恒大模式”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静安

    在2013年亚冠联赛决赛次回合比赛中,广州恒大队主场以1比1战平首尔FC队,以总比分3比3夺得冠军。这个冠军,中国球迷等了24年。而这支创造了历史的俱乐部队伍,其老板就是许家印。

    但对商人许家印来说,足球只是一个载体,利用它,他可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谋利。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许家印砸在足球里的数亿元人民币,不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投资:对于已经跌无可跌的中国足球,这是一次成功的抄底;对于急于扔掉包袱的政府,这是雪中送炭的分忧;而对于快速扩张时期的恒大,这是一次绝佳的品牌宣传。

    砸2亿元让球队赢球

    2.014亿元,根据今年2月广州恒大俱乐部公布的奖金方案,这是球队本赛季已经派发的奖金数额。

    在2010年的中甲联赛中,广州恒大客场挑战上海中邦,恒大原本计划包下两架专机送球迷前往上海助威,但由于报名人数激增,两架飞机不够用了,许家印当即拍板:“没关系,球迷的热情要鼓励,再多包三架!”据媒体统计,包机观战费用加上球队的奖金,恒大仅为这一场比赛就付出近300万元。

    “足球是燃烧激情、燃烧事业、燃烧梦想、燃烧钱的事业!”在恒大夺得中甲冠军的庆功宴上,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万庆良的这句大实话赢得了满堂彩。

    恒大做足球的路数,与20年前的万达并无二致。万达也曾用烧钱的方式组建了一支明星球队,王健林曾带着100多万元现金亲赴赛场,赢球后直接散发给球员。十多年后,恒大只是在投入的末尾添了一个零。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些俱乐部一年的开销才20多万元,而恒大赢一场球的奖励就是500万元,好球员凭什么不跟恒大玩?

    这符合恒大在媒体眼中的一贯形象:造势与豪赌。

    谢霆锋、范冰冰、古天乐、佘诗曼……恒大的开盘典礼往往巨星云集,早期的项目广告一定是夸张的两个整版。

    会花钱,才会赚钱,许家印深谙商道。“先有鸡后有蛋,先投入后产出,这就是我们的战略。”他将这套理论移植到了足球圈,赢得了球场和商场上的双重胜利。

    许家印与绿城的宋卫平和申花的朱骏不一样。后两位是“球迷”老板,宋忍不住了会越过教练指挥比赛,朱骏甚至身披球衣亲自上场,而许家印对足球始终保持着商人式的冷静。

    他说:“2010年广州恒大在足球方面投资了1亿元,但我们没亏,反而净赚了77万元。我们每场比赛给广东体育台4万元的转播费,换来的是90分钟品牌曝光,而且我们在主场的广告牌里三层外三层。要知道,央视的广告每秒15万元,而我只用了很少的钱就换回了这么多的回报,你说这个投资值不值得?”

    一切安排都显示出许老板的精明:他将女排姑娘们安置在位于广州市郊的超豪华楼盘“御景半岛”内,每套房子都可以俯瞰珠江。媒体在探访郎平和其他明星球员时,常常会被308平方米的豪宅所震惊,在刊发消息时就会配发这几套豪宅的图片——还有比这更好的样板间广告吗?

    兜里有2块要做20块的事

    在媒体对许家印的描述中,总是使用诸如此类的形容词:决绝、强硬、力挽狂澜的控制力和意志力。

    “别人是有多少钱干多少事,许家印却是兜里有2块要做20块的事情,拽也拽不住他。”他的合作伙伴、前美银不动产投资部大中国区总裁蓬钢曾如此评价他。恒大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机,或多或少因此而起。

    在恒大的第一轮融资中,许家印把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权抵押给了投资者,如果不能上市,每年要支付30%的回报。冒着可能倾家荡产的风险,他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四处拿地,迅速跻身一线开发商之列。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新首富即将诞生之际,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楼市调控让其上市折戟,欠下巨债。

    在当时的舆论渲染中,这成了地产界最悲壮的一幕。地产界“百日剧变”的语言甚嚣尘上。很多人等着恒大倒下以佐证自己的预见性,而雄心勃勃的许家印,也被描述成“野心膨胀者”。

    有人建议卖地,但为了公司品牌,许家印断然拒绝“卖儿卖女”,走了一条更为艰难的“断臂求生”之路: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所幸,他的个人谈判与斡旋能力得到了发挥:在跟香港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打了三个月牌之后,恒大拿到了救命钱。

    每一次都踩准了“步点”

    很大程度上,许家印的管理风格源自他早年在河南舞阳钢铁厂(以下简称舞钢)的工作经历。

    成为车间主任助理两个月,他就主持制订出“生产管理三百条”,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条是“150度考核法”:为防止值夜班的工人打盹、出现安全事故,“三百条”中规定,身体打开的幅度只要超过150度,就定性为上班睡觉,要接受罚款。

    许家印初到舞钢的1982年,正逢中国确立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凭着聪明和勤奋,他迅速成就了舞钢最有活力的车间,自己也获得了“小皇帝”的称号。许家印在舞钢待了整整10年,觉察到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终于怀揣简历南下深圳。这是1992年,邓小平再次南巡之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而深圳,是当时“下海者”的第一选择地。

    洞悉世事也好,误打误撞也罢,回望许家印的履历,他个人狂飙突进史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准确地切中了时代的脉搏: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人”,是市场经济中最早的一批下海者;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而恒大一年前刚刚成立;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各种刺激政策推动下触底反转,让走到悬崖边的恒大起死回生;2010年,中国足球处于最低谷时,恒大接手。

    许家印喜欢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将企业家定义为“那些愿意把变革视为机遇,并努力开拓的人”。

    对商人许家印来说,广州恒大的神话不过是又一次利用了机遇并努力开拓的必然结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