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辉:走进阿富汗的中国商人
来源:中国贸易报
■欣华
去海外经商,余明辉并不觉得自己只是为了钱,或者说,只是商人的逐利本性。
过去的10年,余明辉选择把自己的生意放在了阿富汗,一个战争仍在继续、国人大多闻之发憷的地方。
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走进阿富汗的外国人,第一批是战士、联合国官员与记者,第二批就是他们,商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走出了国门,海外华商已遍布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手握2万多亿美元资产,成为世界商团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但从法国巴黎到西班牙马德里,从莫斯科到雅加达,“MadeinChina”与海外华商,却越来越多成为当地社会骚乱的针对对象与受害者。
“在海外经商,实际有着许多必须遵守的规则,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利益。我想说的,就是有关规则的故事。”余明辉说。
靠近,但不能依赖
第一次进入阿富汗,是在2002年3月4日。这个日子,余明辉记得很清楚。彼时,距2001年10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动对阿富汗基地组织与塔利班的战争还不过5个月。余明辉当时正在伊朗做服装生意,去阿富汗的念头,最初就是一股冲动:没见过战争,想去看看,或许因为战争的破坏,还会有些商机。但当时想去阿富汗,并不容易。在国内没法办签证,余明辉找到阿富汗驻伊朗使馆,对方还需要阿富汗国内提供的邀请函才行。
在国内时,余明辉的生活“基本就是天天陪吃饭喝酒、唱歌跳舞。但赚钱越容易,越觉得这不应该是生活的真实样貌。为了赚钱,能不能不用这种方法?用另一种方式能不能生存?我想真正看看这个世界”。
10年后,余明辉端正地靠在椅子上,眼神诚恳:“我始终忘不了刚到阿富汗的那一幕,我的脑海里现在也只是两个词:残酷、满目疮痍。”临行前,曾去过阿富汗的一位伊朗导演得知他要去,便给了一条建议:靠近,但不能依赖别人。要独自租车,不要独自上街,住宿最好能落脚当地人家。
到阿富汗后,余明辉就直奔当地的商场考察,商场里的情形完全出乎他的想象。即使在战争期间,海拉特当地的日常物资也没有断过,食物、日用品都不缺,中国货也不少见,“中国的自行车、录像机、录音机、影碟机、毛毯等日用品特别多,虽然一看都是国内过时的积压产品,但一点不缺……”
之后的日子里,他都牢牢记着那位伊朗导演的建议,去当地电报大楼打电话报平安后,余明辉出来就和一个哨兵攀谈起来,问能不能租住在他家,没想到对方很痛快地答应了。
“他叫佐罗梅(音译),他的家就在一个城里的半山腰上,一层用木头支起来,上面就是一大一小两间土房,类似国内的吊脚楼,我们就租下了其中一间。”余明辉说,“当地人的帮助,为我们后来的考察和安全提供了保障,现在,佐罗梅已经成为我在当地不可少的保镖。”
那一次,余明辉考察了战争中的很多地方,商场、服装厂、政府废弃的公共设施。虽然因为战争,政府有关投资的法律法规,每个部门的解释都不一样,但每个部门都很喜欢与余明辉沟通,即使是部长级高官,也能很容易见到,“我能看得出每一个人对和平的渴望”。
回来后,从2002年到2004年,余明辉又去了阿富汗7次,他的波斯语开始愈发熟练,阿富汗的朋友开始多起来。2004年,经过周密准备,余明辉确认喀布尔附近已无重大战争威胁后,在阿富汗创立了公司。“我相信一点,不论在哪里,要在当地做生意,就必须多多结交当地的朋友,但更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和抉择。靠近,但不能依赖。”
生意的规则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谁都知道,经商是门技术活,有许多行业规则,也叫生意经。
但在出国前做了7年商人的余明辉,刚到伊朗时竟发觉自己一点也不会做生意了。
去伊朗做生意,是在国内经商时朋友的建议。因为两国贸易不畅导致竞争不充分,中国的日用品、服装、瓷器在伊朗的价格不低。余明辉从广州发了两箱欧版服装,夹克、牛仔裤、衬衣、童装一应俱全。按理说,这些在伊朗应很受欢迎,但挨家挨户推广的余明辉和伙伴,却吃足了闭门羹。头一年,几乎全部亏本,越陷越深。
“最初不知道做什么,去考察市场,加上当地中国留学生的推荐,我们的方向应该没有错。问题出在了哪?我们最后一起开会,讨论还想不想做,要是不做没关系,赔钱回家。但大家最后决定,做下去。我们还年轻,要学习。”
余明辉开始认真学起来,打出长长的客户名单,把一年来琢磨出的怎样打电话、对方可能怎么问、自己该怎么答一项项列出来。渐渐地,余明辉开始摸到当地商人的习惯:客户上门,没人像国内做生意一样,开始就问价,而是要喝茶,一杯接一杯,至少十几杯,吃块当地的红方糖,和你海阔天空聊天,当地的天气、中国的风俗、吃的、喝的,随便什么都行,一坐一下午。
逐渐找到规律的余明辉,两年内迅速打开市场,并拥有了自己的商场。他也开始发现当地的经商优势:纯粹。
“除了市场法则,商人承受的外部社会成本很少。我们请海关官员吃饭,他们都会回请,请我们去家里,就像国内在农村里一样,围一桌吃烤鱼。”
对阿富汗的社会状况,余明辉现在已了如指掌。“即使在路上发生了纠纷也是相互解释,路人很快就来劝说,像讨论一个话题一般,谈清楚后双方还会客气地像好朋友一样。但中国商人有时按照合同完成了任务,也会被各种理由拖欠合同款,还有人更干脆,‘我们国家穷,你就可怜可怜我们吧’,让你无话可说……”
在余明辉眼里,阿富汗的好与坏,他都会毫不掩饰地讲出来,“这就是规则,你在哪里做生意,就必须明白那里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