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陷入产能过剩泥潭难自拔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王哲
编者按:由于政府决定加大对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中国粗钢产量仍呈高速增长态势。作为产能过剩的突出行业,钢铁业依然深陷泥沼。由于行业低迷,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日前由兰格钢铁网主办的第九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表示,去年是钢铁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效益最差的一年,今年钢铁行业的情况略好于去年。但当前钢材价格的水平已经回到20年前,而生产成本却是20年前的五六倍,这个“剪刀差”对钢企而言是致命的。
李平,一位在钢铁业摸爬滚打十多年的生产商,在其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他的公司旗下有6个铁矿石生产基地、若干个铁矿石选场,以及一家钢铁厂、一家冶炼厂,可以说,钢铁业的整个产业链,李平都有所涉及。
如今,随着钢铁产业日渐艰难,亏损已经成为常态,李平旗下的钢厂也早已“关门大吉”。他对记者说,现在,他的钢厂就剩下几块地皮和一些设备,许多地方长满了杂草,负责看门的工作人员就在工厂里放放羊。
李平的遭遇并非个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86家会员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仅为0.13%,在39个工业行业中最低;86家企业中有35家亏损,亏损面为40.7%。
生产成本翻倍 钢材价格未涨
国内上市公司今年第三季的财务报表披露,国内上市钢铁企业业绩大幅好转:武钢股份今年前三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增98.44%,鞍钢大增124.13%,摆脱亏损局面;宝钢集团表示,剔除去年不锈钢、特钢相关资产及股权处置收益后,前三季度经营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22.8亿元。
单看这些靓丽的数据,中国钢铁企业应该高兴才是,何出“行业亏损”之言呢?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一语道破天机:“1月至9月,国内钢铁企业实现的利润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投资收益,前三季度钢铁主业都是亏损的,国内钢铁企业已经连续8个季度主业亏损。”
钢铁主业为什么陷入亏损的境地呢?
“这么多年钢材的价格就没怎么上涨,和我最初涉足该行业时的价格相差无几。”李平对记者抱怨说,现在各行业的价格都在涨,铁矿石价格也屡创新高,但是钢材的价格基本维持了常态。
而在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看来,市场失灵是钢铁业行情惨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国有企业在钢铁行业中的占比约50%,而国有企业又缺乏退出机制,即使亏损也不能停产、减产,这使得市场被严重扭曲,最终造成钢铁行业的整体低迷。
国内各钢铁企业还把钢铁市场上游原材料上涨、下游需求疲软、国内外经济阴晴不定、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等归为行业陷入低谷的主要因素。不过,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直言,行业下行虽是致亏的原因,但企业对经济周期的整体错判同样不能忽视。
“今年钢铁产业总体比去年好,但要走出现在的低谷根本不可能,要想再现几年前的风光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李平说道。
其实,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在短暂反弹后重新陷入低迷,这使钢铁主业的复苏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中钢协发布的CSPI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显示,国内钢铁价格在10月份进一步下跌。而在期货市场,螺纹钢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一直也是“跌”字当头。鉴于此,宝钢股份董事长何文波在公司的业绩说明会上指出,第四季度外部市场形势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从钢铁行业总体供过于求的实际情况来看,前景并不乐观。
此外,钢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也显示,多家钢企的资产负债率都在高位徘徊,一些企业甚至超过70%。“其实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这显示国内的钢铁企业资金链十分紧张。”钢铁行业证券分析师胡先生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许多金融机构都不愿意给钢铁企业贷款,资金链一旦断裂,后果十分危险。就目前的这种状况而言,钢铁业处境很难迅速好转。
据中钢协统计,今年前5个月,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负债总额达到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9.5%;55家钢铁上市公司中,第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公司达18家,钢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值更是达到84.4%。
产能严重过剩 钢企不敢停工
虽然政府曾多次出台措施限制钢铁产量,抑制过剩产能,但是,中国钢企依然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潭不能自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钢产量达到3.89亿吨,同比增长7.4%,已占到世界钢产量的49.4%。但是,中国粗钢产量远远大于社会总需求。
据了解,国内的大型钢铁企业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在变相增加产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企钢厂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一般一个钢厂停掉几个年产200万吨的高炉,就会装一个年产几千万吨的高炉,产量其实是增加的。即使钢厂亏本,也必须维持生产,因为这样可以把成本摊得更低一点。企业如果因为亏损而停止生产,亏损的金额会远远大于生产的亏损金额。
如此一来,国内钢铁产能本来就过剩,再增加产出只会加重市场的供需不平衡。
“很多钢铁企业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有着巨大的社会效应,还承担着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任,所以,钢铁企业不会轻易减产、停产。”上述人士对记者说,最重要的是,钢企的工人很多,如果一个钢企停工,对社会的负面效应太大,这都是国有钢企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对于目前钢铁行业的现状,业内人士表示,许多本来就亏损的钢企,在政府补贴支撑下,继续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扰乱了整个市场秩序,让整个行业跟着吞苦果。事实也证明,虽然近两年各地政府加大了财政补贴的力度,但大多数钢铁企业并没有逃脱业绩下滑、亏损的现实命运。
钢铁业内一直流传着“四大怪病”之说:产量能增不能减、生产线能开不能关、工资能涨不能降、人员能进不能出。而钢铁企业正深陷上述怪圈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