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新成就商业传奇”系列报道之九——
打造原生态有机蔬菜中国梦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陶海青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潜力无限,有机农业更是成为中国农业领域的下一座金矿。
有机农业的高附加值吸引了众多大佬关注。柳传志、朱新礼等都在投资有机农业。汇源集团主席朱新礼是具有乡土情怀的企业家,他在北京密云建了一个1500亩的有机农业示范园,又与山东德州市政府合作,建成1万亩有机农业示范园,从果农变身菜农;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期冀买山、买地、买农场,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食品加工厂。
与此同时,外资大鳄也纷纷看好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与中国企业联手布局农业产业链,迅速占领市场。例如高盛、黑石、软银、凯雷、秉鸿、德意志银行、美国泰山投资、红杉资本、荷兰合作银行等国际资本相继为中国现代农业投入巨资。
“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比例已上升到70%以上,健康人群的比例仅占5%。”近日,中国有机生态产业联盟主办的首届中国有机生态产业发展论坛召开,联盟秘书长梅霖博士在会上表示,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是,毒素的积累和营养的不均衡。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梅森博士表示,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正以每年300多万的速度增加,究其原因是饮食安全出现了问题。中国拥有地球上7%的耕地,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却达到全球总使用量的35%。
北京我爱我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爱我菜)合伙创始人伍静新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是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我们已经过了解决温饱的年代。不仅亚健康人群在增多,孩子们也深受其害。小孩子因为常吃含有化肥和农药的蔬菜和食品,体质弱,成熟早。如何吃得更健康,如何吃得更安全,如何令下一代更健康地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极为重要的命题。”
鉴于以上想法,伍静新把从事红木家具生意赚的资金投入到培育原生态有机蔬菜上,开始了另一种职业生涯。
与商业巨头和明星企业大张旗鼓地投资有机农业相比,伍静新非常低调。对于已经先行进入这片蓝海的他来说,其中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
污染土壤改良转化3年年年无收入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消费国。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部分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但过量以及不均衡施肥,不仅降低了农产品品质,还严重污染了土壤。
数据显示,中国土壤污染以重金属污染为主,约有90%土壤污染与重金属有关。
“磷肥中镉含量高,会导致土壤酸化,土壤酸化将直接增加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性,使其更容易被作物吸收,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农民不吃自己卖的蔬菜,而是另外种植绿色无污染蔬菜吃,”伍静新说,部分欧美国家都立法严格限制磷肥中的镉含量。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怀着探索“零污染”原生态有机蔬菜的梦想,伍静新于2009年在北京怀柔与他人合伙建立了我爱我菜,其基地农场规模为120亩,伍静新投资了320万元。
为了改良土质,他让基地农场足足“荒废”了3年,土壤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种农产品,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对此,伍静新解释说,要让土地好好“休息”和“呼吸”一下。除了深耕冻垡、秸杆还田,他们还养殖蚯蚓来翻土,增加有益的微生物。另外,从内蒙古大草原以550元/吨的价格运来羊粪,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
土壤3年转化期无法逾越,120亩地3年来片草未种,颗粒无收,这都是隐形投资。“一直在投钱,却看不到任何收益,压力很大,过程很艰辛,很熬人”,伍静新回忆说。
原河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教授王惠畅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目前,农产品的等级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种,其中有机农产品的标准最高,成本也最高。有机蔬菜的种植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河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下属的微生物研究室一直给我爱我菜提供技术支持。做原生态有机食品很不容易,付出的辛苦无法用金钱衡量。”
3年后,经过权威机构的检测,我爱我菜基地农场无论是PH值还是有机质,都得到大幅改善,达到了种植原生态有机蔬菜的要求。
伍静新感慨道:“做原生态有机蔬菜前期投入大、见效慢,3年土壤转化期,公司年年亏损,即使现在,也还没有盈利。但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使人有种使命感,值得做下去,相信未来的市场是巨大的。”
颠覆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实施激励机制
“做有机农业比最初想象的还要艰难,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伍静新很无奈地说:“由于有机种植不使用激素、化肥和农药,刚开始种出来的菜与普通蔬菜相比,看相不好,且价格偏高,另外,城市居民对有机蔬菜还需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所以,有机菜刚刚上市后,很少有人问津。没办法,只好自己吃,也送亲戚朋友。”
王惠畅也有同感。他说:“真正的有机种植被接受需要很长时间,通常需要2年才能将蔬菜种出“模样”,并逐渐得到收益。因此现在关注这类项目的人多,但真正付诸实践的人却很少。”
几年来,伍静新常常到基地和其他农场考察,发现枯树枝、落叶被闲置在一旁,农民只顾埋头施有机肥。
伍静新认为,这不是有机农业,至多只是“替代”农业,因为这只是简单地用有机肥替代了化肥。真正的有机农业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种出纯天然的食品。
于是,伍静新决定按照技术专家的指导,进行微量元素配比,继续施微生物有机肥,打造有“生命力”的土地。
与此同时,伍静新对公司实施现代化管理,给予每个核心管理者10%的股份,对其他农民实行分红制度,而且分红不封顶。另外,在公司内部建立了自主创业机制,鼓励有能力的农民脱颖而出,成为领导者。在伍静新看来,能否疏通好与农民的关系是整个利益链的关键所在。要做农业“脚上就得沾泥”,要尊重农民。
“后来,又实施了消费会员制,采用配送到家方式,发展了一批家庭客户,经营才有所起色,”伍静新说。
“我选购了会员年卡。”经常出差的曹明说,爱人工作忙,孩子小。父母年龄大了,只是帮忙看孩子就已经筋疲力尽了,根本没时间也没体力再出去买菜,但老人孩子又需要吃健康食品。买了会员卡后,就方便了,我爱我菜每月定时配送生态蔬菜,很放心。
发展生态经济打造有机生活新方式
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是一种责任,推广有机生活理念更是一种梦想。
在中国,农庄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是:很脏,到处都是家畜粪便,没技术,缺管理;但在美国或欧洲,那里的农庄都很漂亮,到农村去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伍静新不但要改变人们对中国农庄的旧印象,还要打造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他说:“在基地里,尤其是大棚里,负氧离子含量高,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未来,将再扩大基地规模,并打算在基地和大棚里,建一些小型的休闲室,让白领们在这里能品尝到‘儿时的味道’,能喝杯咖啡,品品茶,发发呆,回归自然,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