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商事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商事广角
 
今日关注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中国金融改革”系列报道之三

P2P网贷填补市场“缝隙”却暴露“三无”乱象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陶海青

    编者按:P2P意为撮合个人借贷需求的网络中介,这一来自海外的新兴业态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猛。网络借贷行业门户网贷之家测算,全国P2P网站今年底将突破800家,成交额将达到1000亿元,投资人规模将达到10万人至20万人。

    然而,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也在升级。由于P2P是新兴商业模式,不在“一行三会”的传统监管范围之内。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虚构债权、转移资金、短贷长投等操作大量存在,不少P2P网站已超越信息中介属性,变身网络版民间非法集资平台。

    近期,多家P2P网站的接连倒闭引发市场普遍担忧。

    由于监管空白,P2P网贷平台发展前景存在诸多变数,目前正处于第一波危机中。

    仅10月份,全国已陆续有20多家P2P平台倒闭或出现提现困难。进入11月,“倒闭潮”愈演愈烈。

    对此,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表示,11月份,平均每天有1家网贷平台倒闭,这对行业的冲击非常大。现在,90%的网贷平台都在亏损,可以说“倒闭潮”已经在门口了。未来,一个月倒闭100家平台可能不再是新闻。

    业内人士称,现有的P2P平台最终将有70%至80%被淘汰。

    中国青年海归协会创业投融资部负责人徐振凯博士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毫无疑问,‘倒闭潮’中受损最严重的当属投资者,即P2P平台上的资金出借方。但同时,P2P网贷是直接投融资模式,降低了借贷交易成本;P2P体现了中国金融体制中的市场化诉求,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一定意义,但是实质性的意义相对有限;在某种程度上,P2P的出现将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P2P网贷持续火爆

    15%、18%甚至20%以上的年息,犹如一个个华丽的光环,吸引众多投资者涌入P2P网贷,促成了这个行业快速膨胀。

    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所谓P2P网贷,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借贷,贷款方在P2P网站上发布贷款需求,投资人则通过网站将资金借给贷款方。P2P网贷最大的优越性是,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能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

    2007年,中国最早的P2P网贷公司拍拍贷成立。其后的几年间,国内的网贷平台凤毛麟角,鲜有创业人士涉足其中,直到2010年才陆续出现一些试水者。2011年,网贷平台进入快速发展期。2012年,中国网贷平台进入爆发期。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那些原来做典当、搞担保、做小额贷款的,都纷纷来做网贷。

    记者在QQ群里认识了韩旭(化名),他在北京开了一家实体服装小店,小店正缺少一笔3万元的周转资金,期限一年。但因为没有足够的抵押物,银行不给他放款;而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下限一般是30万元,他同样拿不到贷款。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有朋友建议他去网贷公司试试。如此一来,韩旭的难题有望得到解决。P2P网贷公司的目标,正是这种介于信用卡和小额贷款公司之间的“缝隙”市场。但并不是所有的P2P网贷公司都能帮助韩旭,这是因为,有些P2P网贷公司无需抵押物;而另外一些公司,比如安心贷网贷公司,就要求有实物抵押,否则不放贷。

    可见,P2P网贷公司主要为两类人服务:一是缺钱的,需要融资;二是有钱的,需要理财。

    最近,深圳市政府向市人大汇报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表明,目前,深圳中小企业有近50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融资需求总额约为1.45万亿元,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方式获得融资8363.8亿元,融资缺口仍有6136.2亿元,缺口比例为43%。

    这只是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一个缩影,由此可推算出全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到底有多大。因为有缺口,所以有市场,于是,P2P网贷就有了生存发展的理由。

    目前,风险投资普遍看好网贷公司,认为借贷与互联网结合将形成一种极具前途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11月15日,P2P公司有利网宣布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为软银中国资本,金额为千万美元级别。这是软银中国资本首次在中国大陆投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企业。

    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陈华表示:“随着金融业逐渐开放,我们看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春天。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有望在中国获得爆发增长。”他表示,软银中国正在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分析人士认为,风投的注资,将催生P2P网贷平台快速发展,P2P网贷公司在中国火爆是必然的事情。近3年来,中国P2P平台数量和成交量分别以400%、500%的速度增长。

    风险一触即发

    网络借贷风靡一时,平台风险也在集中呈现。目前,P2P平台平均每天新增3到4家,然后又以每天倒闭1家的速度洗牌。

    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P2P行业更是进入“多事之秋”。10月份,已核实或疑似出现提现困难的网贷平台为22家。老板跑路、虚假标、高息标、拆标、老赖等现象,暴露出中国P2P网贷行业的“三无”乱象: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

    最近,内蒙古包头一家成立仅两个月的网贷平台就因资金链断裂曝出倒闭传闻,1000多万元无法兑付,投资者为求回本,只能从全国各地到包头上门讨债。

    另外,湖北天力贷、浙江非诚勿贷等多家P2P也出现挤兑或难以兑付事件。许多看起来运营良好的P2P网贷公司也时有坏账发生,如浙江紫莲花平台运行半年来已出现第一笔不良融资,涉及金额200万元。后来,风控部门通过处理融资企业质押物兑现205万元。但这笔不良融资产生了56天的利息约15万元,即由紫莲花为投资用户承担了10万元的损失。

    而一家名为酷跑金融网点平台的负责人张傲捷在清空平台所有信息后,发表了一篇题为《致各用户》的文章,称“我现在面临人生旅途的岔路口,到底是浪迹天涯还是勇敢留下来?请给我点时间!”这家平台正式上线仅仅一周,就有了如此戏剧性的收尾。

    10月,东方创投、天力贷也先后逾期提现,而这几家网贷公司在投资者中已有一定知名度。P2P网贷公司接连出现状况,在圈内引起恐慌。很多投资者纷纷提现,于是发生挤兑。P2P公司资金只出不进,资金链猝然断裂。

    网贷天眼负责人侯滨表示,根据他对各地网贷平台的走访考察,像这样的平台占到了总体的30%到50%。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