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1版:经贸要闻 4下一版
第A1版            经贸要闻
 
今日关注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后曼德拉时代 南非经济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贸易报  

    ■刘瑜茜

    南非前总统、“反种族隔离斗士”曼德拉于12月5日逝世。在全球悼念曼德拉的悲伤时刻,也有人对后曼德拉时代的南非经济发展形势表示了担忧。

    南非近年来能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离不开曼德拉的不懈努力。在曼德拉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的近20年来,南非已成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并于2010年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曼德拉从监狱获释后坚信,只有对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根本重组才能保证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和不平等问题得到解决。进入1994年时,人们都对这样一个曾忽略80%以上人口及其利益的经济体如何转型感到十分恐慌。在“后制裁时期”,曼德拉加强了对外经贸往来,恢复了与美国和欧盟等国家的贸易关系。

    美国高盛集团今年11月初发布了名为《20年的自由》的南非经济调研报告,其中指出,在消除种族隔离后的20年间(1994年至今),南非在宏观经济和财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在1994年至2007年,南非经历了一段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平均经济增速为3.6%,平均通胀率为6.3%,而1980年至1994年间,其通胀率达到14%,经济增速不到1.5%。南非国内生产总值从1994年的1360亿美元增至如今的4000亿美元。

    但是,自曼德拉不再执政以来,南非一直遭受着严重的失业和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困扰。

    数据显示,南非的基尼系数已经从1993年的0.59升至2009年的0.63,2006年时曾达到0.67,致使该国成为全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占南非总人口79%的黑人大部分仍处于贫穷之中。

    经济学家还对南非经常账户赤字高表示了担心。今年第三季度,南非经常账户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1994年至2003年,南非经常账户赤字低于2%。而在2004年之后,该比率持续上升,2008年曾达到7.4%。

    受到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尤其是电力供应短缺的影响,流入南非的海外投资仍然较少。

    高失业率更是困扰南非的重要问题。高盛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南非有460万人找不到工作,约占总人口的24.7%,其中71%是15岁到34岁的青年。另有220万人放弃寻找工作,因此总计失业率达35.6%。此外,南非有15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87%的南非白人处于中产或以上阶层,而85%的黑人生活贫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13年,南非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2.5%的水平,甚至可能回落至2%。

    曼德拉是南非人民的精神支柱,他的离世必将对南非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如股票市场动荡、投资者信心受打击等。如何继承曼德拉的精神衣钵、减少贫富差距和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已是摆在南非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