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 会议产业市场化“信号”增强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叶灵燕 周春雨
近几年,中国每年举办会议高达几千万个,会议产值超过万亿元,参加会议人数上亿之多,年均增长20%。会议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会议产业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领导和业界有识之士所认识。
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会议市场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再加上中央倡导新会风,会议业进入调整时期。面对新环境,中国会议行业将如何发展?如何把握新未来?
近日,第六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会议行业的1700余位精英共同探索在新会风背景下的中国会议产业发展方向。
经历阵痛
“外部环境发生新变化,对会议产业提出了很多新挑战。”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在第六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上表示,对中国会议产业来说,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党政机关、政府部门主办会议,包括计划、资金都有所改变、取消或是压缩,会议的形式简化。会议产业链上的会议公司、服务公司、酒店收入明显减少。
根据《会议》杂志调查,今年1月份以来,中国会议接待与服务市场相关收入大幅下滑,全国平均降幅大约在20%左右。其中,政府会议接待与服务市场受影响最大。
信诺传播董事长兼总裁曹秀华指出,中国会议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振荡调整时期,一定时间内的阵痛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今年以来,我国会议产业发展面临各种挑战,特别是在行业进入转型的过程中,规范化和市场化的调整“信号”不断增强,使不少从业者很不适应,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还抛出悲观言论。尽管如此,但是新会风下的中国会议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利好新变化。
袁再青表示,整个会议产业趋向市场化,特别是企业会议、社团会议仍在稳步积极地发展。
曹秀华分析称,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原来占中国会议市场近25%份额的政府会议大幅减少,我们正朝着发达国家二元结构模式转变,企业会议及社团会议为会议市场带来了新的动力,将成为中国会议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利于中国会议市场的调整。另外,会议组织方式出现变革,高效、务实、节俭、数字化成为了主流办会模式,从政府会议延伸到了社团会议、企事业会议等。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看来,如果说政府规范会议市场后,会议市场大量萎缩,证明以往会议市场不太科学、不太合理。从市场化的角度来说,如果完全靠政府支撑会议,撑不了多久。毫无疑问,会议产业要走向规范的市场化轨道。而目前正是我国会议产业走上规范的市场化轨道的大好时机。
市场开路
袁再青表示,围绕着市场需求来发展会议产业,是今后发展方向。
曹秀华也表示,国际会议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市场化是会议产业发展的方向。
“明年,我国会议产业将迎来市场配置会议资源作用空前加大的政策环境。如果说我们原来是政府在撑着很多会议,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走向市场化。”任兴洲说,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这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果盲目放开市场,带来的肯定是混乱。形成有效的市场规则和竞争秩序,是给整个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袁再青认为,真正让市场的力量能在会议产业的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将会对我国的会议产业发展带来很大机遇,能够增加很多新的市场空间,提供很多新的发展项目,大大扩展会议产业的发展潜力。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政府会议在组织方法上进行改革后,利用互联网技术、视频技术的会议大大增加,通过网络的信息处理,传递数字信号,达成远距离的会议组织,既节省了时间、精力和人力资源。这也充分说明,精简党政机关会议对会议市场发展是利好的。
如何在新的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下,进行市场化发展?对此,任兴洲提出,我国要不断探索会议产业市场化的发展规律,我国会议产业一定要有中国特色,并依然需要去寻找和挖掘规律与特色。曹秀华则认为,考虑到会议产业有其特殊性,需要政府部门来统一宣传和推广,统一协调和服务,但政府无需包办一切。
任兴洲在分析我国明年宏观政策环境的基础上指出,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市场配置资源将会进一步促进会议市场细分,这将成为未来会议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里,我国会议产业的市场结构性调整将会非常明显,不同行业的分析性会议及政策制定解读类的会议将会大幅度增加。
对于今后的中国会议产业,曹秀华希望,更多地推行国际化的办会方法,更好地借鉴国际会议产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并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会议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她还希望,会议品牌化,会议目的地品牌化,包括会议场所、会议公司、会议技术、会议教育与会议培训等在内的会议产业链各方都能品牌化。
她更希望,会议策划与运营管理人才越来越专业,政府会议与奖励旅游业运营管理越来越专业,会议服务链各方越来越专业。
袁再青表示,在坚定贯彻中央指示,提倡新会风,配合支持精简政府会议的同时,业界人士应该把我国会议产业做大做强,提高会议产业的质量、效益、品牌影响力。在新形势下,会议产业出现新问题、新趋势、新机遇,大家应该用创新去迎接会议市场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