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录之法会禅师 慧藏禅师
来源:中国贸易报
![]() |
泐潭法会禅师
洪州泐潭(今江西高安县洞山)法会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五灯会元》和《景德传灯录》均记载了他参问马祖的悟道经过:
一日,法会禅师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道:“低声!近前来,向汝道!”
法会禅师于是走到马祖跟前,以为马祖会秘密地传经他什么心法,突然,马祖照着他的脸上打了一巴掌,说道:“六耳不同谋(有第三人在场,无法保密,不足以谋事)。且去!来日来。”
过了几天,法会禅师又参马祖。这次他吸收了上次的教训,特意避开其他的人,单独进入法堂请益。
礼拜完马祖,他迫不及待地说:“请和尚道。”
马祖却回答说:“且去!待老汉上堂,出来问,与汝证明。”
马祖的回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然而正是这出乎意料的回答,将他的希求心彻底地给打死了——法会禅师忽然有省。他叩谢马祖道:“谢大众证明。”
说完,法会禅师使绕法堂一周,欢喜踊跃而去。
学道之人,参拜善知识的时候,心中往往隐秘地怀着有所得心,希望能从善知识那儿得到一个什么秘诀,却不知道秘诀就在自己的心中。那么如何才能明见自己心中的秘诀呢?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要彻底息却驰求心、有所得心,要让自己的心在“绝望”中回归自身。道,就在一念歇处、言语道断处、心行处灭现形。
石鞏慧藏禅师
抚州(治所在今江西抚州)石鞏慧藏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姓氏不详。原本是个猎户,以射猎为生,讨厌见到出家人。
有一天,石鞏慧藏禅师追赶着一只鹿从马祖的庵前经过。马祖迎上前。慧藏禅师于是问:“还见鹿过否?”
马祖问:“汝是何人?”慧藏禅师道:“猎者。”
马祖问:“汝解射否(你懂得射箭吗)?”慧藏禅师道:“解射。”
马祖问:“汝一箭射几个?”
慧藏禅师道:“一箭射一个。”马祖道:“汝不解射。”
慧藏禅师问:“和尚解射否?”马祖道:“解射。”
慧藏禅师问:“一箭射一群。”
慧藏禅师道:“彼此生命,何用射他一群(彼此都是生命,为什么要射他一群呢)?”
马祖道:“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你既然知道彼此都是生命,你为什么不射自己而要射它呢)?”
慧藏禅师道:“若教某甲自射,直是无下手处(若要我射自己,简直是无处下手)。”
马祖道:“这汉旷劫无明烦恼,今日顿息。”慧藏禅师言下有省,于是扔掉手中的弓箭,投马祖出家。
有一天,慧藏禅师正在厨房里做事,马祖进来了,问道:“作甚么?”
慧藏禅师道:“牧牛。”
马祖问:“作么生牧(如何牧牛)?”
慧藏禅师道:“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马祖赞叹道:“子真牧牛!”
慧藏禅师于是便放下手中的活儿当即离去。
慧藏禅师得法后,住抚州石鞏山,常以弓箭接引来机。
曾有漳州三平义忠禅师,来参慧藏禅师。三平正在礼拜,慧藏禅师遂张弓架箭,说道:“看箭!”三平于是拨开胸口道:“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慧藏禅师遂将弓弦弹了三下。三平豁然有省。于是礼拜。慧藏禅师道:“三十年张弓架箭,只射得半个圣人。”说完佛将弓箭折断扔了。
石鞏慧藏和西常智藏,都是马祖的入室弟子。慧藏禅师的名气虽不及西堂,但其机锋峻辩,却不让于西堂。有一天,慧藏问西堂:“汝还解捉得虚空么(你还懂得把捉虚空吗)?”西堂道:“捉得。”慧藏道:“作么生捉(如何把捉)?”西堂伸手,作出撮虚空的样子。慧藏禅师道:“汝不解捉。”西堂于是问道:“师兄作么生捉?”慧藏禅师突然捏着西堂的鼻孔,使劲地拽,西堂疼不可忍,道:“太煞!拽人鼻孔,直欲脱去(太粗鲁了!几乎快要把我的鼻孔给拽掉了)。”慧藏禅师道:“直须恁么捉虚空始得(直须这样才能捉得虚空)。”
这里的虚空喻指当人的自性,自性无形无相,不可捉摸,犹如虚空。但是,它跟虚空不一样的地方是,它具有灵觉之作用,非是死寂之顽空。自性虽然不即是眼耳等见闻觉知,但是欲识自性,却不可脱离见闻觉知。若离开当下之见闻觉知,向外驰求所谓的自性,则永无到家之日。 (任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