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高涨之下 小微企业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陶海青
“小本生意难做,房租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挣的钱都交房租了,我们在为房东打工。”小微企业如此吐槽自己难念的生意经,面对上涨的房租,颇多无奈。
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全国各地写字楼、底商、门面房的房租普遍上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贸易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小微企业都对目前的高房租表示不满,他们被持续攀升的房租压得苦不堪言。相比去年,今年小微企业的发展依然举步维艰,困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而生意更难做了。
给房东打工
3年前,北京天诺鸿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飞虎与朋友合伙在北京世纪天鼎购物广场租赁了一间底商,从事艾灸产品批发生意,此处的房租是1天1平方米12元。3年来,此处租金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创业是非常艰难的。第一年,除存了20万元的货外,所赚到的钱全部交了房租、水电费。”张飞虎戏言这叫给市场打了工。
他说:“今年的生意明显不如去年。去年进货种类不到300种,月销售额20万元。今年进货种类已经超过400种了,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月销售额至多17万元。去年老客户有1500多个,而今年,他们之中有的转型,有的企业倒闭,导致我们的老客户流失了一半,今年我们要花大力气开发新客户,而开发新客户比维持老客户要花几倍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为了应对今年的不利局面,我们今年在世纪天鼎购物广场内又租了一个专柜,以扩大经营规模。”
张飞虎如此解释:“只有扩大经营规模,批发的量上去了,才能降低成本。这如同养孩子,养一个也是养,养两个也是养,同时养两个其实与养一个的费用差不多,当然会多一点,比如多20%,但绝不是两倍。房租在涨,很无奈,但必须面对现实,不能因为房租高企,就束手束脚。现在苦苦支撑,只有坚持,才能活下去,才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租金水涨船高的问题同样也让张明发愁。张明6年前来京,在北京和平里附近租了一家商铺,从事品牌服装代理生意,当时的租金是一年12万元。4年后,上涨为15万元。
“第一年赚到的辛苦钱都交房租了,而且还不够,用以前的积蓄了补交了两万多元。但生意一直不错,可是现在,在这里干不下去了,”张明坦言:“这房子今年6月份到期,上个月房东就来过,说要涨房租,一年20万元。”
张明感觉房租的压力过大,而且孩子已经出国了,她打算回吉林老家。
悄然远迁
北京CBD(Center Business District的简写,译为“中央商务区”)的高房租是出了名的,其租金涨幅曾一度排名世界第一。
这里寸土寸金,尤其是在国贸区域,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富丽堂皇的甲级写字楼,企业争相入驻,以彰显其身份和形象。
“曾在CBD附近租了一间办公室,算下来每月租金4万元左右,租金还在涨,被迫迁出CBD,今年在五环外租了一处办公场地。”苏培亮是一位义乌商人,他不愿详谈。
事实上,从CBD等核心商圈撤离的企业,何止小微企业。就连英特尔、惠普等跨国公司也因不堪租赁成本重负悄然搬迁。
自2011年以来,东二环、金融街等北京传统商圈无新写字楼供应,呈现饱和,带动整体市场租金飙涨,北京写字楼的租金暴涨3倍,一些IT企业、制造业企业,不堪承受租赁成本之压,纷纷撤出核心商圈,转向非核心商圈。尤其是小微企业,不得不远奔郊区,在此寻找落脚之处。
几年前,周勇在中关村附近租了一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年租金6万元,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做旅游策划。他坦言:“我们这类小微企业主要是服务政府的,靠政府引导,而现在地方政府都不敢动,所以也没有生意。又因为连年房租上涨,已经在五环外办公了。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行业内的小微企业已经倒闭70%多了。”
从记者的调查来看,房租,尤其是临街门面房租占经营成本的比例普遍较高,已经成为小微企业不可承受之重,不断攀升的房租或成压倒小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