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投资协定谈判提速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陶海青
近年来,中美投资贸易争端接连不断,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或业务拓展时屡遭不公正待遇,在维护合法权益方面更是举步维艰。
分析人士认为,中美投资贸易争端无法避免,而中美贸易投资协定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
近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新书《联接亚太:通往美中自由贸易和投资》提出,中美双方应考虑达成中美贸易投资协定或者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的可行性,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投资壁垒以深化经贸联系。
另外,该研究所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美国与中国实现自由贸易,那么每年将为两国带来4600亿美元的合计经济收益。如果两国达成自由贸易和投资的全面协议,那么10年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将翻番,服务业的出口增幅尤其明显。中国将获得3300亿美元的收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9%,而美国将受益130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6%。
值得一提的是,《联接亚太:通往美中自由贸易和投资》一书建议中美两国共同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最终建立亚太自贸区。这无疑将为11月举行的2014年APEC(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吹响先锋号。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在回答记者关于本届APEC峰会的成果预期的提问时就表示,中方将围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主线,重点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连接、合作,推动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或将在明后年完成谈判
10月初,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公开表示,中美两国目前正在磋商投资协定,可能将在两年后完成谈判。他坦言,眼下开局情况非常好,但下一个阶段的谈判仍很艰难。协定还需要得到两国立法机构的批准,这也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也表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艰巨的。“谈判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不亚于中国加入WTO的前期谈判。”目前,谈判已经进入双方的深水区,但他仍对谈判抱有乐观的态度。谈判需要加速,争取在2015年底完成。
魏建国说,中美之间的互补性在当今世界显得越来越明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也需要在双边投资协定上加速。中美双向投资蕴含着继续增长的巨大潜力,其表现之一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逐渐超越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这一转折要求包括美国领导人在内的各方给予更多关注,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
据悉,中美贸易投资协定争取在2014年底初步达成框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将借鉴当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和其他国家谈判的经验来加速谈判进程。
美国国际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闫宗伟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投资协定谈成,将给中国企业带来诸多利好。比如,将减少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不确定性。同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如果遇到征收等风险,将在获得补偿方面受益。”
负面清单谈判是关键
然而,目前,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等其他贸易议题上分歧很大。
但中美两国已经达成共识,将争取在今年完成双边投资协定的文本谈判,并在明年年初开始负面清单谈判。
闫宗伟认为,负面清单的谈判值得期待,这对中美关系和两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都会起到关键作用。美国希望通过谈判促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同时也希望中国改善投资环境,约束国有企业;而对中国来说,则希望借助谈判促使美国公平对待赴美投资的中国企业,减少赴美投资的不确定性。另外,美国应对来自中国的投资保持开放的态度,提高美国外国投资审查程序的工作效率。但谈判想要明年就有结果,恐怕并不容易。
美国全国商会大中华区执行主任王杰说,在明年开始的负面清单谈判中,对美方来说,重要的是负面清单要尽可能的短。
闫宗伟表示,美国已经与41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协议,中国无疑将是最大的协议国。当然,达成一项综合性贸易投资协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美商界都希望能尽快看到这样一份贸易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