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商事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商事广角
 
今日关注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投行提上议程 助推基础建设投资潮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陶海青

    编者按:APEC来了,世界进入北京时间。APEC走了,亚太经济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如何进一步发挥对全球经济的引擎作用?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日前闭幕,但会场上那些为亚太未来发展而发出的坚定有力的声音仍久久不能远去。《中国贸易报》APEC记者采访团通过与参会各方的悉心交流,为读者搜集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以飨读者。

    在10月24日,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签署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备忘录。之后,亚投行的进展备受关注,

    11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说,我们愿同大家一道努力,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早投入运作,促其成为各方在互联互通、金融等领域开展合作的新平台。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官方表态可以被理解为亚投行建设已经进入具体出资环节,离顺利运行不远了。

    在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看来,亚投行项目虽然与APEC、东盟等框架不重叠,与国内单方面推动的“一带一路”规划也不完全对等,但这些组织、规划都将互联互通作为重要议题,而基础设施建设又是目前协调性最高的一项提议。亚投行为融资提供了一种渠道。而融资打通是互联互通的首要条件。

    有利于完善全球金融体系

    作为第一家由中国主导的、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的宗旨是通过支持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和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

    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20%。其中,中国对外表示出资规模比例可至50%。

    中融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合伙人马铭祥在峰会现场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筹建亚投行,体现了大局思维,将中国拉上世界经济舞台,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显然,亚投行将提高亚洲资本利用率,补充当前亚洲开发银行在亚太地区的投融资与国际援助方面的职能。”

    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巨大,2010年至2020年间,亚洲地区至少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改善基础设施,每年需要73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支撑目前经济增长的水平。而目前的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贷款十分有限,2013年全年仅提供210亿美元,这远远不能满足亚洲基建的资金需求。

    “由此可见,亚洲地区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投资空间无限广阔。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亚洲国家很难向现有的金融体系寻求贷款,而亚投行恰恰能解决类似问题。亚投行作为一个区域性银行是对世界银行一个特别好的支持,是完善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补充,能增强多边开发性金融的整体力量,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北京嘉恒美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金硕表示。

    推动基础设施投资热潮

    “过去改革30多年,我们享受到人口红利,但现在,人口红利等优势逐渐消失,中国需要整合资源。这是一个更大的局。”马铭祥说,通过“走出去”,我们发现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失严重,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资金投入,融资的需求巨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亚投行成立后,将有效解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保持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2013年,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额达2.5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中国对APEC成员直接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9%,实际利用来自APEC成员的外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3%。今年中国对外投资有望达到1200亿美元。

    另有数据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在金硕看来,这两组数据表明,中国对亚太地区的经济贡献将越来越大。未来几年,亚投行将推动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潮,带动全球经济长期增长,并助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中国的过剩产能寻找出路。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