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商事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商事广角
 
今日关注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商界呼吁加快建设亚太自贸区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徐淼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已经在北京闭幕。太平洋地区经济理事会(PBEC)主席王英伟博士在会议期间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APEC峰会的议题设置可以说是体现了工商界最迫切的需求,但我们不可能一次完成所有的事,一些问题还有待后续关注。”

    PBEC呼吁关注两大重要议题——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建设和人才流动自由化。PBEC方面认为,上述两大问题亟须引起密切注意,并需要各方通力协作,更加快速、稳妥地予以解决。

    为亚太自贸区绘制清晰路线图

    PBEC方面分析认为,自1989年创立以来,APEC一直致力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尽管多年来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实现相关目标,但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切实推动并未如多数商业人士所预期的那样。

    “目前,亚太区域合作形式不一,各有特点,但在覆盖面和愿景上总体不足,存在分散化和碎片化的倾向。现在,应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关注如何推动全面亚太自贸区的建立,这将巩固并成倍放大此区域协定带来的经济成效。”王英伟表示。

    其实,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被业界认为是大势所趋。据悉,目前,有4项次区域计划正在推进,这些计划或许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一系列“构件”:将于2015年年底成立的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拉丁美洲太平洋联盟、正在谈判中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

    但上述计划在覆盖面和愿景上似乎都存在不足——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相关承诺将如何执行还有待观察;太平洋联盟尚未建立起一个吸引东亚合作伙伴参与其中的框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虽然范围很大,但实际覆盖面并不广,尤其是中国和印尼等较大经济体都被排除在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也存在类似的缺点。

    PBEC方面表示,对许多商业界人士来说,这些计划整体上代表了竞争平台走向分化,而非一体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一体化初衷。此次APEC峰会为各成员经济体提供了规划未来发展路径的方向,以指引各国在次区域计划的基础上走向真正的一体化,进而实现亚太自贸区目标。

    从太平洋地区经济理事会(PBEC)的独立商业视角来看,亚太经合组织需要认真考虑制定一份清晰可行的计划,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目标。

    促进人才流动刻不容缓

    合理的人才流动是亚太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有效地跨区域调动人力资源;同时,个体劳动者也有机会根据自身技能在整个亚太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王英伟表示。

    据亚太地区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劳动力的流动性有待加强。中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着老龄化和人口萎缩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导致某些行业出现技能人才短缺。另外,印度和菲律宾等经济体存在过剩的劳动力,可以与上述经济体互为补充。

    此外,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是一个尤为敏感的问题。年轻人口比例过高是福也是祸。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培训,能帮助他们成长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反言之,如果不能提供适当的技能培训和工作机会,年轻人就有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鉴于上述情况,PBEC方面认为,亚太地区各经济体需要抓住机会,在人才流动问题上开展合作,并呼吁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重点关注以下3个问题:

    一是相互承认专业资格——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应努力促进专业资格的相互认可,同时确保维持适当的认可标准。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专业领域,亚太各国的专业资格要求应当协调统一。

    二是为福利迁移提供便利——如果福利(例如强制性的养老金计划)不能顺畅地从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个成员转移到另一个成员,往往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亚太经合组织应该考虑出台具体措施,为福利迁移提供便利,从而减少这种有可能阻碍人才流动的因素。

    三是延长专业技术人员的居留期限——亚太地区的经济充满活力、发展迅速。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越发需要将人才调往其他国家负责周期更长的项目工作,这些项目可能会持续5个月、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虽然这些工作人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移民”,但是他们的居留时间远远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出差”时限。适用于这些情况的移民和税收政策有可能并不明确。随着这种类型的人才流动需求不断扩大,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应努力制定一套更加清晰的“游戏规则”。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