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贸杠杆的变迁 出口政策的历史轨迹
——林九江新作《汇率退税信用融资实务》值得开卷
来源:中国贸易报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30多年来,我国的外经贸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此过程中,我国外经贸政策因时而变,经济杠杆对外经贸宏观经济的调控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外经贸之路越来越宽阔;回望来时,政策运用与变化的轨迹值得我们思考。
《汇率退税信用融资实务》一书作者林九江先生从事外经贸及相关行业工作30年余年,持续研究支持外经贸发展的经济杠杆,颇有见地,甚有建树。《汇率退税信用融资实务》一书八个章节汇集了作者六十多篇务实性研究文章,均涉及外经贸相关经济杠杆问题的探讨,内容包括汇率、关税、退税、信用保险、担保和进出口价格等。
这些思考和研究立足外经贸发展的现实,深度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其观点明确犀利,其中有一些文章是与其他专家观点的探讨争论,颇具“武林高手过招”的意味,有意义、有趣味,反映出当时支持外经贸发展的思想生态。
在此过程中,各种杠杆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而消长,比如进出口价格调控基本退出,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则日益加强。因此,《汇率退税信用融资实务》折射出外经贸领域业内人士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进程中对市场经济作用认识逐步提高的步伐,展现出政府对市场资源配置直接干预不断减少、对经济调控多种尝试的轨迹。
《汇率退税信用融资实务》一书八个章节中下面八篇文章相对分量更重,对读者更有用处。“关于外经贸相关经济杠杆问题的探讨”,全面、系统研究了与外经贸相关的汇率、退税、关税、融资、担保和信用险等经济杠杆;面对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企业如何应对?如何从财务处理上采取对策?如何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一文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出口退税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通行作法,前些年一度在学术界产生了取消出口退税的偏激观点,这就是“取消退税恐怕不行——与茅于轼先生商榷”的由来;在国际贸易中,自贸区之间的不含税贸易将会快速发展,这是“信用险在自贸区”和“关于自贸区顶层设计的建议”的本意;在贸易合作中,当企业面对融资担保中的纠纷时,如何尽可能不影响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并维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利用非法律措施化解担保业务风险”的文章,企业反映很好。
信用险面对的风险是企业破产、拖欠形成的应收账款危机,因为这种风险不是商业性保险可以通过精算和大数原理能够覆盖的风险,因此,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政府均会支持、扶持政策性信用险的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综合效应”一文,反映了出口信用险的积极作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感受到物价上涨比政府公布的消费品价格指数要高,这是为什么?作者关于“物价指数与实际感受”一文作了细致分析。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的岁月中,有关单位掀起了一个学习国际规则的热潮,“关于世贸组织扶持出口限制性条款的探讨”一文重点介绍了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
如此,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汇率退税信用融资实务》一书,不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研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实用性,也具有从个人角度再现外经贸发展阶段性政策变迁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时任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且为老外经贸人的石广生亲自为该书作序。
《汇率退税信用融资实务》确实值得开卷,应该推荐。
(于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