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商事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商事广角
 
今日关注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中国十大经济热词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版组稿  本报记者  高洪艳

    编者按:又到一年盘点时,国际国内新闻多。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2014年,中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在此,《中国贸易报》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年度热词和新闻事件,与您分享评说。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4年,中国经济就仿佛一座漂浮在汪洋中的冰山,过去30多年积聚的顽疾看上去依旧牢不可破,但冰山深处的裂纹已经开始慢慢扩散。我们依稀听到“冰山”碎裂的声音:改革破冰,风险释放,经济稳中趋缓,外部QE退出,货币信用双紧,债务产能双控……一切都刚刚开始,挑战还在前方。

    1.新常态

    新常态,这是2014年最火热的经济关键词,也是201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收获,虽然“诞生”仅7个月,但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按照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系列对中国经济形势精准而清晰的新判断和新概括,将大大增强当前和未来宏观政策的科学性。

    点评:不拘常例、不违常情,且看中国经济升级版。

    2.依法治国

    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有那么多紧迫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下,把法治列入首轮议程,给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新一轮改革大潮目标锁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法治是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法治有利于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可以确保各项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在2015年至2017年改革将进入全面攻坚战的关口,法治之剑将是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点评:政治稳则大国兴,法治强则市场旺。

    3.定向微调

    精准发力、定向调控,成为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出现的高频词。在定向调控思路的指导下,中国告别了“撒胡椒面式”的做法,不再推出全面的强刺激,而是瞄准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

    2014年,国务院先后针对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三农、水利设施、铁路、外贸等经济运行薄弱环节出台了定向微刺激政策,推出了80个重点项目引导民间资金参与,还推出了“七个重大工程包”,并且实施了两次“定向降准”和一次非对称降息,以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点评:新常态带来新思维,大水漫灌未必好,喷灌滴灌效率高。

    4.深化改革

    十八大以来,改革被提到了更高层面、赋予了更多内涵、注入了更大动能。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打破坚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局、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大量行政审批事项被下放或取消……全面深化改革大潮迭起,一些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强势推进。财税改革、户籍制度、司法体制、教育改革、科技体制、农村土地流转、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自贸区扩容……每一项改革目标都牵涉全局。在经济新常态下谋划改革,在政治新生态中推进改革,激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涵养的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点评: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行动最有说服力。

    5.反腐败

    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在反腐领域治标治本,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成为共识。2014年,反腐风暴持续,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更是全年独领风骚,日均访问量迭创新高,不得不增聘人手处理网站工作。该网站“案件查处”栏目中已公布了500多名官员被调查或处理的消息。贪官腐败令人瞠目,涉案金额动辄上亿。7月22日,公安部部署“猎狐2014”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先后从60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经济犯罪人员428名。反腐追逃等多领域的合作,反映了中国参与全球腐败治理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反腐已融入世界反贪战的大格局。

    点评: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高压合民意。

    6.一带一路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无疑是今年中国经济外交的一大重点。国家领导人相继出访塔吉克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泰国等“一带一路”沿边国家,意味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已经进入了务实阶段。

    “一带一路”陆上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海上连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发展版图延伸开来,主要涉及中国西北五省、西南四省市和东部五省,对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批潜在城市群也将加速升级。

    点评:合作共生,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将全面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

    7.自贸区扩容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年多来,国内外关注热度不减。外界普遍认为,上海自贸区有望成为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地标和试验田,将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的试验、探索作用。

    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经验,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也明确表示上海自贸区将扩容,扩展区域包括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区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顶层对自贸区建设的重视将使得自贸区的建设加速推进。

    点评:自贸区扬帆启航,区域优势显神通。

    8.沪港通

    11月17日,上海、香港两地交易所同时敲响开市锣声,宣告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正式“起跑”。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将沪港通正式通车,视为香港今年最重要的经济新闻。沪港通的价值,在于帮助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协助海外资金进入内地市场。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前提下,内地所有金融改革,相信都会透过香港作为窗口去进行,香港未来将会有无数次因改革而来的机遇。对于内地方面,沪港通正式打通内地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脉络,为内地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评:沪港通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新时代。

    9.反垄断

    今年7月份以来,中国监管部门主导的反垄断调查骤然提速。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相继宣布对进口奶粉、黄金首饰、食品包装行业的巨头进行反垄断调查。

    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又公布了对12家日本汽车配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的处罚决定,罚款总额为12.35亿元,创下中国反垄断史上新的处罚纪录。此外,多家外资企业接受中国反垄断调查,奥迪、高通、微软等跨国公司纷纷卷入。同时,茅台、五粮液、联通等国内企业也受到反垄断调查,部分企业还受到相关处罚。

    点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大小之分,无中外之别。

    10.A股“疯牛”

    这一年,在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A股告别持续多年的低迷状态。沪深股市从11月下旬开始发力,不断创出阶段新高和历史天量。2014年的A股市场可以用“逆袭”来形容。从2007年6124点的高点调头向下,中国股民经历了连续7年的“熊市”,去年更是号称“熊”冠全球。即便是今年年中,A股也仍在苦情上演2000点争夺战。然而从7月开始,市场却出现一波一骑绝尘的大行情,让今年的A股一举脱下了“熊市”外衣,11月之后更是一度进入“疯牛”阶段,天量成交额频现,各路资金被戏称正“跑步涌向股市”。

    点评:距财富“一步之遥”,与“牛市”一起飞。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