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商事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商事广角
 
今日关注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来源:中国贸易报  

    回顾2014年的世界经济,多个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广受关注,其中包括国际油价暴跌、俄罗斯卢布贬值以及欧元区经济疲软等。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俄罗斯和欧元区经济在这一年乏善可陈,难以走出经济困境;美国却能一枝独秀,出现了2003年以来形势最好的6个月。

    1.世界经济减速已成定局

    世界经济增速2014年进一步放缓已成定局。全球主要经济体领导人正抓紧为世界经济增长寻找新机遇。11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布里斯班峰会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创造高质量就业勾勒出新蓝图。会议公报提出“保证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支持增长、增加需求、促进全球再平衡”,并提出“在2018年前使G20整体GDP额外增长2%以上”的宏伟目标。如果各经济体在此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世界经济仍有机会驶入“快车道”。

    2.美国退出量宽,经济强劲复苏

    美联储10月29日宣布10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逐步向正常化迈进。分析认为,美联储等机构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基本得当,量化宽松政策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美国市场需求。同时,个人消费被有效刺激,使得美国经济2014年回暖步伐加快。有分析用“一枝独秀”来形容在当前并不景气的全球经济环境中的美国经济。白宫也不失时机地指出美国经济复苏在2014年“迈出重要一步”,总统奥巴马“兑现了承诺”。

    3.欧洲难堪“负利率”欧版QE渐行渐近

    欧盟虽然在年内扭转了自债务危机以来经济连年滞涨的态势,实现了正增长,但经济形势依然难言乐观,最困扰欧元区的高失业率问题并未得到缓解,失业率仍高达10%以上。6月6日,欧洲央行将边际存款利率降至-0.1%,这意味着,欧洲央行成为首个实施负利率的世界主要央行。严峻的形势迫使欧洲央行采取进一步的非常规措施来刺激经济,其中包括购买国债。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11月26日向欧洲议会正式提交了总额3150亿欧元、为期三年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

    4.美欧与俄展开经济制裁拉锯战

    今年3月以来,美国和欧盟因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作为回应,8月,俄罗斯决定在未来一年内禁止或限制从对俄实施制裁的国家进口部分农产品。9月12日,美国以俄罗斯继续破坏乌克兰东部稳定为由,宣布对其国防、金融和能源行业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同日,欧盟也宣布对俄实施进一步制裁,加强对俄进入欧盟资本市场的限制。临近年底,奥巴马再次签署对俄追加制裁法案,意在把制裁效果最大化。

    5.制裁与卢布暴跌使俄罗斯经济风雨飘摇

    2014年对于俄罗斯来讲可谓多事之秋,各种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原油暴跌致俄经济风雨飘摇,加息难阻卢布汇率猛贬。这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实际上彻底击碎了停滞的俄罗斯经济在今年、至少还有明年可恢复的希望。

    但在2014年,俄罗斯经济也存在为数不多的积极因素:全面启动包括工业和农业在内的本国生产方针,以取代进口;与西方关系的冷却最终也迫使俄罗斯当局环顾四周,并且把石油天然气出口重新定位到迅速发展的亚洲市场。

    6.安倍“放箭”难挽日本经济衰退

    2014年,“税”字被选为日本年度词汇。这是因为安倍政府把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税从5%提高到8%,引起民众的气愤。不仅如此,“三箭”尽射的“安倍经济学”也没有让长期停滞的日本经济全面复苏,反而陷入了技术性衰退。外界预估日本2014年的GDP为负增长。这也很可能是日本时隔5年再次出现经济负增长。

    12月27日,日本政府通过总额约3.5万亿日元(约合29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以帮助受消费税增长及日元贬值重击的地方经济振兴复苏。

    7.APEC北京会议描绘亚太发展蓝图

    在北京APEC会议周期间,中国在“主场外交”中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让人印象深刻。从美国对中国放宽商务、旅游及留学签证,到中俄签订西线天然气协议;从中韩完成自贸区的实质性谈判,到中日就改善关系达成四点共识……所有成果都印证了此次北京APEC峰会的主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可以说,这是中国今年举办的最受世界瞩目的一次国际会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由此展现出的实力、决策力和动员力,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8.国际油价跌至5年新低 欧佩克不减产

    2014年,国际油价迭创新低,年底跌破55美元/桶大关。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原油暴跌就是针对俄罗斯的一场阴谋。虽然全球石油供应过剩而需求不佳、美元汇率强劲上涨及主要产油国维持产量不变,但这些并无法解释从9月份以来原油价格从每桶100多美元腰斩创5年来新低。国际油价的“大崩盘”引来分析满天飞,阴谋论也充斥其中。放眼大宗商品整体格局,我们看到的是,原油价格是在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一溃千里的压迫下,以“补跌”的姿态迎接一个新原油价格时代。

    9.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为南南合作新平台

    今年7月15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在巴西福塔莱萨签署协议,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银行和IMF中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获取融资比较被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打破了国际金融秩序长期以来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僵局,为新兴经济体获得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0.埃博拉疫情牵动世界神经

    从今年3月埃博拉出血热这种罕见传染病在西非重现,到年中疫情“走出非洲”,在欧美、印度等地零星现身,直至岁末,经过疫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疫情缓解。与“有史以来最严重”埃博拉疫情的搏斗,几乎贯穿了整个2014年度。

    时至今日,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彻底控制,国际社会还不能掉以轻心。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因为疫情影响农业生产和贸易,西非疫区国家将有百万人面临饥荒威胁;联合国报告还将埃博拉疫情视为损害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