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3000亿元专项金融债将面市 融资成本低至1%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讯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专项金融债将成为拉动地方基建投资的新工具。日前,某省发改委的专项建设债券工作实施方案披露,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的90%给予贴息,国开行、农发行利用专项建设债券筹集资金、建立专项建设基金,主要采用股权方式投入,用于项目资本金投入、股权投资和参与地方投融资公司基金。
据悉,这批用于补充地方建设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建设债券的规模,国开行大约为2000亿元,农发行为1000亿元,总规模为3000亿元。
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政策“力度非常大”,其重点就在于相关政策性银行通过发行专项金融债所募集的专项建设基金可“用于项目资本金投入”。
一位地方城投公司坦言,此前很多地方项目之所以不能上马,就是因为其项目资本金不足,而如果项目资本金达不到30%,银行就不会给予项目贷款。“现在项目承接方30%的项目资本金也不需要自己前期掏付了,均可由专项建设基金予以支持。也就是说,项目方不需要拿一分本钱,项目便可开工。”
一份关于项目资本金不足的解决方案显示,为了保证资金使用的效率和覆盖面,每个项目安排的专项资金额度须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最低项目资本金比例内。在项目单位使用该资金的成本方面,以专项资金固定投资回报率0.5%至1%为准。报告还明确,该部分资金不得用于没有回报的公益性项目或回报率较高的市场化项目,项目投资回报率一般应在2%至6%之间。该专项基金一定期限后(5年至10年)做出安排,通过一定渠道退出。
“0.5%至1%的资金成本相当低,一般而言,政策性银行给我们项目的贷款利率都是基准利率,棚改项目稍微低一些,但也在4%以上的水平。”一位东部省份城投公司人士透露,虽然专项建设基金要求是以股权方式投入,但由于时间紧迫,目前项目资本金仍先以贷款方式予以补充,后期再适时“债转股”。另据了解,国开行目前的贷款利率还未定,农发行的贷款利率按1%执行。
(经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