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投资
 
今日关注

2016年3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企看好在中国投资前景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陶海青

    3月17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1月至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调查也显示,2016年和2017年,中国将继续被列为最具前景的投资目的国首位。

    韩国人参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福得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外企,我们一直关注中国的引资政策。中国经济新常态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政府在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的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中国要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以及商务部关于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的政策,我们都非常期盼。”

    外企对中国市场审慎乐观

    华南美国商会最新公布的《2016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与《2016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显示,外资企业普遍对今年的中国经济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246家受访企业2015年的实际再投资额大于预算再投资额,同时所有受访企业2016年再投资预算总额同比上升8.79%。

    马士基集团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翟丽君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特别关注中国的物流业发展。近年来,一直在对中国投资。比如,我们投资了中国宁波的集装箱码头项目。”

    韩国人参科学有限公司在去年获批正式进入中国,其董事长金福得感叹:“我们来晚了,中国拥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将继续加大对韩参牌人参制品研发的资金投入,这不仅仅因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同时,我们也在考虑与中国企业合作,以便扩大生产规模。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韩自贸协定生效,降低了中韩双方的贸易门槛,为两国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而免税政策将令韩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美国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中国市场和企业已经与全球最先进的市场和厂商基本同步了。高通正与中国厂商联手,希望通过智能硬件制造和“互联网+”,推动传统业务实现互联网化,并对中国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中国继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外企对中国市场依然持乐观态度,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商务部接下来将推动放宽投资准入、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外资区域布局、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水平、创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按照国际高标准改善投资环境。”沈丹阳说,商务部将通过上述“六措并举”,切实做好今年的利用外资工作。

    记者从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也了解到,中国还将加快中美、中欧自贸协定谈判。同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商签自贸协定有利于中国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外商管理体制,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创造国际化、规范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中国继续放宽外资准入,深受外企欢迎。但在外资引入流程等方面,仍有许多“门槛”亟待解除。

    “中国政府对外企及其产品严格把关固然是好事,但行政审批程序相比其他国家还是略显繁琐。”金福得坦言,正常手续审批时间显得过长。现在的产品更新换代都比较快,生命周期短的产品如果审批时间过长,那么就可能失去市场或失去竞争力了。

    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的一家会员企业也表示,在外资进入某些二三线城市时,审核程序的确比较多,而且一个程序走完后,才能再走下一个,如此就把时间拉长了。

    他们希望,中国政府能继续简化审批流程和行政手续,从体制上和机制上促进贸易便利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