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工作同样要调、转、促
来源:中国贸易报
■安徽省贸促会副巡视员 吴晓天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何积极稳妥地做好“调、转、促”工作。笔者认为,新常态下做好贸促工作也有一个“调、转、促”的问题。
调:调整思维方法
新常态下,贸促工作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工作重心看,已由事务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从工作要求看,已由被动型逐渐向主动型转变;从工作手段看,已由找市长逐渐向找市场转变;从工作效果看,已由靠招牌逐渐向靠品牌转变;从工作方式看,已由“多配合”逐渐向“多联合”转变等。要适应这些新的常态,我们必须调整思维方法,切实增强“四个意识”。
一要增强服务意识。服务应该是贸促会的立会之本、发展之基,离开“服务”二字,贸促会就失去生存价值。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理念,主动做好政府所想、企业所盼、贸促会所能之事,主动承接更多政府职能转变后交由市场和行业协会的工作,主动承担企业有着普遍需求,但自身又做不了的事情。通过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的不断创新,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多专业化、便利化、一条龙式的优质服务项目。
二要增强市场意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学习市场知识、了解市场行情、适应市场变化,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善于运用市场法则。今后的贸促业务,凡是市场能做的事,都应让市场去做,凡是能用市场办法办的活动,都应交由市场去办,政府不再过度地插手干预。
三要增强品牌意识。市场竞争既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也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了品牌就拥有了信誉、拥有了客户、拥有了市场。因此,贸促人要学习“工匠精神”,对一些常态化的重要活动、重点业务和优势项目,要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益求精,努力打造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展会、论坛、商法等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四要增强民间意识。如果贸促工作官方色彩太浓,会不利于职能的充分发挥。要淡化行政意识,增强民间意识,利用贸促会及国际商会外部资源多元化的优势,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大力开展民间外交,加强民间游说、磋商对话、谈判抗辩,力求在解决外经贸中的“两反两保”案件及贸易摩擦纠纷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转:转变工作作风
适应新常态,实现贸促工作转型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怎么转?
一要“沉下去”。只有深入一线、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摸清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了解经济运行真实状况和企业所盼所求,才能为我们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才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更多有效服务。
二要“走出去”。“走出去”是贸促工作生命所在、优势所在、活力所在。首先,思想要“走出去”,进一步树立“大开放”理念,学习和掌握国际法则,善于用全球的眼光和思维审视、谋划贸促工作。其次,工作要“走出去”。贸促工作的重点应围绕加快企业“走出去”来展开,要加强与境外商协会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境外驻华机构交往和联系,借助贸促系统驻外机构工作力量,大力组织企业赴境外开展各类富有实效的投资考察、会议论坛、参展观展、招商引资等经贸活动。最后,企业要“走出去”。贸促工作的一大任务是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积极配合企业赴境外开展收购并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
三要“挤上去”。当前,贸促工作正处在发展的转折关头,挤一挤就可能上去,松一松就有可能掉下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趋紧的外部环境,贸促人要有一种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要有一种时不我待、顽强拼搏的精神,要有一种耐心坚守、爱岗敬业的态度,要有一种知难而进、勇于担当的勇气。
促:力促贸易和投资
力促贸易和投资是贸促工作的重心和主线。那么,促进工作究竟从哪里着力?
第一,要力促国家以及地方贸易和投资政策的落实。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解读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各项贸易和投资政策,加强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督促检查,确保国家和地方有关经贸政策落地生根,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
第二,要力促各类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商法咨询、展览会议、经贸交流、人才培训、跨境电商、资源分享等各类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上述一系列服务平台的建设,为贸易和投资开辟渠道、拓宽阵地、营造环境、防范风险、提供保障。
第三,要力促贸促功能放大。其一是抓横向拓展,加强与境内各省市贸促会及商协会组织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与商务、经信、外事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协调与配合,加强与社会各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开展合作,不断拓展对外合作和发展空间。其二是抓纵向延伸,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尤其是县级贸促机构能力建设,上下联动,增强系统合力。其三是抓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全国贸促系统资源优势,建立全系统资源分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放大优势资源效应;深化机关内部体制改革,强化贸易和投资促进职能。
第四,要力促贸促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贸促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保障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通过大胆选拔和使用、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加快各级贸促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忠于职守、崇尚实干、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贸促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