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6版:法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6版            法律
 
今日关注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据保全助知识产权诉讼有的放矢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记者  姜业宏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PC用户电脑所安装软件中约有40%是“未经许可”。盗版堪称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霾”,软件公司一直试图杜绝使用未授权商业软件的行为,然而成效微乎其微。日前,一家调研公司公布的图表数据显示,美国用户所安装的盗版软件商业价值达到了91亿美元,排名第一,中国和印度则分别以87亿美元和27亿美元排名第二和第三。

    11月4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公开审理了涉Adobe、Autodesk软件著作权侵权案。庭审结束后,案件主审法官兰国红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案庭审阶段的主要焦点为侵权数额的计算,对于侵权事实,已经基本没有异议。Adobe众多软件中最为公众熟知的或许就是PS软件(Adobe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了,其所有者是美国软件企业奥多比公司。

    这一次,权利人奥多比公司和欧特克公司的维权之路何以如此顺畅?

    证据保全把握关键线索

    盗版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因软件本身易复制、易修改、易删除的特点,可以很容易通过修改或删除软件来隐匿踪迹,且安装有盗版软件的计算机一般都在侵权者的生活、经营场所内,“证明侵权”长期以来都是诉讼中的取证难点。

    “采取了证据保全措施后,本案的侵权事实证据确凿,很容易认定,被告也就不得不承认侵权了。”兰国红告诉记者。

    记者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获悉,2012年,证据保全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地位,2014年后,随着北上广三地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开始在知识产权案件中使用。此次诉讼中,原告奥多比公司及欧特克公司在本案被受理后,向法院提出证据保全申请,要求对被告经营场所内的计算机上非法复制、安装及使用上述系列计算机软件的情况进行证据保全。7月25日,法院完成了案件的证据保全工作。

    “原告申请证据保全后,法院会审查是否具有初步侵权的证据。”兰国红告诉记者,对于证据保全申请,合议庭对相关证据进行了审查,认为原告的申请符合证据保全法定条件。同时,考虑到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侵权案件中权利人取证难等因素,在权利人提供了担保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保全措施,并拟定了保全方案。

    保全过程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首先依法向被告公司的授权代理人送达了证据保全裁定书和其他诉讼材料,要求被告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历时6个多小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被告办公场所内共计近500台计算机的相关软件使用信息进行了保全工作。

    软件盗版是把双刃剑

    记者从庭审中获悉,涉案软件包含被大众广泛知晓和使用的Adobe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AdobeIllustrator专业矢量图绘图工具、AdobeFlash二维动画制作软件等。过去20年,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试用版、破解版、绿色版软件,“一款软件上市,千万盗版跟来”,软件行业及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可谓喜忧参半。

    据软件联盟亚太区高级总监苏理义介绍,在过去几年里,软件联盟与市场数据调查机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合作,对正版软件和未经授权软件的使用情况每两年统计一次。2007年,中国未经授权软件的使用率达82%,到2015年,这一数值降到70%。“下降幅度从全球来看非常显著,就这点来看,中国确实取得了很大进步。”

    “需要注意的是,70%这个比例仍非常高,这意味着在一个组织当中,平均每十个软件当中就有七个未经授权软件。”苏理义提醒企业,“这些使用未经授权软件的企业或机构更加容易遭受网络安全的攻击,因此,中国的软件行业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互联网确实可以让我们更便于汇集信息,创造和分享我们的想法,但是也可以窃取他人创作的成果。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苏理义认为,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要保护企业或者机构的创意不被窃取,就要了解自己公司内的网络,确保所使用的软件是经过正式授权的,而且通过与云平台的连接得到及时的更新,这样就可以及时修补存在的安全漏洞。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