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开拓中东市场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谢雷鸣
“中东国家比较重视农业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是农产品的净进口区域。”在北京从事品牌农业经营的企业界人士王焕鹏日前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由于自然禀赋、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原因,中东国家需要大量进口农产品,其农产品市场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具有强劲吸引力的市场。
以阿联酋为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连接海湾、中东及非洲等地区的转口贸易优势。目前,迪拜农产品市场中高端产品基本上来自欧美国家,中低档次产品主要来自邻近的叙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我国农产品开拓阿联酋及周边市场,主要是与来自这两大区域的农产品竞争。
作为北京酉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王焕鹏尝试将符合行业标准的生态农产品销往迪拜。他将产业向西转移的目标锁定在宁夏银川。“去年一年,我在宁夏建立了西北基地,目的是计划今年借助银川直飞迪拜的航班将产品快速运往中东。”王焕鹏表示,借助日益便捷的物流、空运条件,农产品进入海外市场越来越方便。
之所以选择银川,王焕鹏表示,这里有对阿航线的开放通道优势。记者了解到,阿联酋航空公司迪拜—银川—郑州航线,让中国西出中亚、中东、欧洲、非洲的航空货运以银川为集散中心直抵迪拜分拨转运。借银川至迪拜航线,从出货到迪拜落地只要几个小时,能为商家节省许多成本,进出口效率也得到提高。
除了中东国家的需求、双方便利的运输条件外,王焕鹏认为,中国农产品对中东出口还离不开“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我国农产品的合作平台越来越广。未来,农产品有望伴随“一带一路”的列车奔向每一个车轮到达的地方,出现在包括中东在内的沿线各国居民的餐桌上,为他们带来“中国味道”。
“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给中国农产品企业带来了新的外贸合作空间。许多像王焕鹏这样的企业家在向西开放中寻找商机,把目光瞄向国门以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农产品企业期待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既学习外界的先进技术,又将自身的好技术、好产品推介到国外。
“中东是个大市场。”王焕鹏介绍说,这一地区有超过5亿人口,沙特阿拉伯等国农产品进口额不断上升,由于缺乏健全的工农业体系,近年来汲取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中方的经贸合作意愿越来越强,中国农产品开拓中东市场前景较为明朗。
除了外部环境得到改善,国内农业产业结构也在调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针对“今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是就是要压低粮食的生产”这一问题时表示,下一步,既要调整结构,又要保证粮食安全,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大力发展肉类、牛奶、禽蛋、蔬菜、水产品、食用菌、水果等产品来满足人们更好的需求。
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农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中国出口农产品在中东市场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