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贸促会助企业提升走出去质量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孙允广 特约记者 吴晓天 程佑铭
今年以来,安徽省贸促会对走出去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安徽省企业走出去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开始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迈进,由普遍开花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中,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吃透政策,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
皖企走出去有成效有短板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安徽省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机构)796家,协议对外投资15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合同累计283亿美元,外派劳务近18万人。
皖企走出去颇具亮点和特色。其中,对外承包工程从先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房建、修路等单纯土建项目向以技术、资金密集型为主的冶金、石化、水利、电力、通信等领域扩展;对外劳务合作由单一的建筑劳务向服装缝纫、机械电子装配、医疗服务、农牧渔业生产加工等多工种延伸;对外投资从轻纺、机电行业、农业领域向汽车、新能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开发等领域拓展。而房地产、体育俱乐部和娱乐业对外投资并未新增项目,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
“皖企走出去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但目前走出去的业务仍依赖少数骨干企业支撑,没有形成千军万马、多点支撑的格局。”安徽省贸促会主任李红对皖企海外发展情况比较熟悉,她担心的是,一旦这些走出去的骨干企业发生波动,会对全省走出去业务产生较大影响。
除此之外,皖企走出去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业务层次不够高的问题。据统计,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90%以上集中在合肥、马鞍山、淮南等市,对外投资的企业80%集中在合肥、铜陵、芜湖、宣城等市,而亳州、滁州等地外经外贸业务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走出去的企业,尽管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但仍以投资额较小的贸易类企业为主,并购境外优质企业、设立大型生产加工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的项目屈指可数。
李红表示,从调查中发现,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企业走出去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主体队伍、业务规模占全国比重还相对偏小,对外经济合作仍是安徽省开放型经济中的一块短板。
为企业走出去做好全方位保障
近年来,国家和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国际市场。李红认为,企业首先要把这些政策吃透,弄清楚哪些投资领域和行业是鼓励类,哪些属于限制类、禁止类,以避免盲目投资导致资产受损。
“应对好投资风险也是企业必做的一门功课。”李红对企业建立境外风险防控机制提出了5点建议:一是做好风险评估,比如中东和非洲国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是皖企走出去的理想地区,但这些国家政局动荡、不确定因素较多,企业赴上述地区投资,需要综合评估各种可能的风险;二是制定风险预案,提到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应对演练;三是坚持守法经营;四是采取抱团出海;五是进行风险投保。
“走出去企业紧要的任务是要抓紧人才队伍建设。”李红说,调研发现,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缺乏高素质人才的问题,特别是缺乏既精通项目经营管理,又懂商务、外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安徽省贸促会将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企业引进、推荐、培养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围绕企业走出去实际需求,开展系统专题培训,提升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
李红表示,安徽省贸促会将努力搭建信息咨询、商事法律、展会论坛、国际交流等各类服务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企业要善于运用这些平台捕捉信息、寻求项目、对接交流、开拓市场、投资论证、反映诉求、解决纠纷等等。